1月19日,在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专题记者会上,市政协委员,重庆黄花园酿造调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鄂峤介绍,2021年9月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成效斐然。重庆黄花园酿造调味品有限公司与涪陵区新妙镇郑家村、玉泉村合作大豆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带动1000余户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企业也获得了优质原料,实现了“双赢”。
政府搭台,多措并举营造良好环境
制定出台了全市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阶段行动目标,并提出了“‘万企帮万村’成果巩固拓展”“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回报家乡”“消费帮扶”“支部联建”“齐鲁民企巴渝行”等六大活动,系统推进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
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由市工商联、市农业农村委、农发行、农行等单位定期会商、研判、推动行动走深走实的合作工作机制,强化行动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经验交流、宣传推广等相关工作,保障“万企兴万村”行动具体举措落地见效。
不断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政府持续制定出台支持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政策措施,仅2024年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就围绕特色产业、科技助农、消费帮扶等方面出台82项衔接“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政策。
企业唱戏,“万企兴万村”行动硕果累累
参与民营企业快速增加。重庆“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3年以来,参与民企数量、帮扶村庄数量、实施项目数量分别从2022年的5087个、3645个、5836个增加到2024年的11178个、5919个、13146个,增长十分迅速。
富民兴村效果明显。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投资、科技助农、公益捐赠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资源。尤其是不断探索构建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村企合作机制,充分激活了农村土地、劳动力的价值,有力的推动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企业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重庆农村资源丰富、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市场空间广阔,是很多具有三产联动业务特征企业完善供应链、延伸产业链的理想选择,陶然居、恒都农业等很多民营企业通过参与“万企兴万村”不但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真正体现了村企互惠、共建共兴。
鄂峤也在会上呼吁,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加入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为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贡献更大的民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