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辩诘·辨析 第五十八问“三民主义”为什么救不了中国?

发布日期:2020-12-11 17:23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时期,诸多志士仁人、革命先贤如饥似渴地引进和尝试来自西方的各种主义和思潮,但大多都没有走得通,“三民主义”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

“三民主义”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救国主张。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三民主义有“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之分。1905年11月,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史称“旧三民主义”。后历经17年奋斗,10次起义失败,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得以建立。然而好景不长,革命胜利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所窃夺,由此进入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北洋政府时代。救国无门的孙中山最终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重新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之三大政策,史称“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来实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社会理想,进而达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1924年5月30日,孙中山在应上海《中国晚报》所作的留声演说中,对“三民主义”的主旨进行了阐释:“民权主义,就是拿中国要做到同现在列强达到平等的地位;民族主义,就是从国际上列在平等地位;民权主义,就是要拿本国的政治弄成到大家在政治上有一个平等地位,以民为主,拿民来治国家;民生主义,就是弄到人民生计上、经济上的平等。那么这样的三民主义,如果我们能实行,中国也可以跟到列强来进步,不久也可以变成一个富强的新中国。”(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孙中山全集》(第十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7页。)孙中山期望全国人民“能把三民主义详细来读过,详细来了解,那么,诸君就懂得怎么样来立志救中国。既已懂得之后,把三民主义宣传到大家都知道。那么令大家都立志来救中国,中国很快可以变成一个富强的国家,与列强并驾齐驱,这就是我所望于诸君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孙中山全集》(第十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8页。)

生动故事

晚年张学良眼中的国民党

晚年的张学良在其口述历史时直言,国民党虽然一度是执政党,也控制过国家政权,但它打不过共产党,原因“也就是没有中心思想”;“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所以他能成功”。他分析说,国民党虽然一直高唱信仰三民主义,也向他的党员采取各种方法灌输,但“信仰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属于自个儿的……信仰不是旁人给你加上的”。只靠硬性灌输是不能使党员树立起信仰的。“那三民主义,真正的三民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可以说多数人不知道。背总理遗嘱,就在那儿背,他的真正彻底的意思在什么地方?谁也没有深刻地研究。”就像“中国的老太婆子,整天嘟嘟囔囔‘阿弥陀佛’,你问她‘阿弥陀佛’什么意思,她不知道。”(王海晨:《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北京日报》2014年12月15日。)

“三民主义”之所以救不了中国,在于它不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贯彻和执行。首先,“三民主义”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以民生主义为例,孙中山设想的“平均地权”不是平分土地,而是采取改良的办法,即核定地价,没有和农民的土地要求联系起来。没有土地的人“平均地权”后还是没有土地,最终导致他的革命缺乏扎实的群众基础。其次,“三民主义”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贯彻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固然重要,但贯彻执行同样不容忽视。否则,再好的“主义”没人去执行都是一纸空文。人类文明进入到现代社会,组织严密的政党担负起了这份重任。孙中山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血的教训使他逐渐认识到,“一个党关键在于有完美的主义、崇高的理想、坚强的组织和严密的纪律”。然而不论是同盟会、中华革命党,还是后来被他寄予厚望的国民党,都辜负了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