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实践·实证 第四十一问 为什么山沟沟里可以出马克思主义?

发布日期:2020-10-06 17:22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党内“左”倾错误路线思想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论断。中国革命实践证明,“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科学把握。原因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掌握住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中国人口中90%以上都是农民。近代中国,大量的赔款和外债转嫁给农民,战争、灾荒、土地制度的不合理,又不断加深农民的痛苦,农村成为各种矛盾和危机最尖锐、最集中的地方,农民问题成为一切农村社会问题的核心问题。同时,近代中国还面临着两大难题,一为贫困,一为失业,并且这两个问题都与农民有关。在毛泽东看来,农民如能在经济上减少地主剥削,必能进行农业改进,购买力会增强,工商业必同时发达,贫困与失业也自不难解决。农民问题成为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所面临的问题,“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后,“因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必勇敢作战”,(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国民革命自然能够成功。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更为明确地指出: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这些认识表明,在准确把握中国现实问题的前提下,毛泽东把农民问题同中国革命、中国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并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但中国革命到底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土地革命初期,我们党按照俄国模式在城市举行武装暴动,但因复杂历史背景和当时条件导致中国革命遭遇重大挫折并陷入低潮。秋收起义,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毛泽东认为,不应再进攻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而应有计划地退却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根据地,并逐步实现革命的胜利。1927年10月,毛泽东把革命队伍带向井冈山,落脚在一个叫茅坪村的“山沟沟”。虽然得以暂时安身,但此时的革命队伍中弥漫着“中国革命往哪里去”“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身在山沟沟的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迸发出思想火花。

从1927年10月到1929年2月,在茅坪村八角楼,借着微弱的油灯,毛泽东先后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解答了中国革命的“斯芬克斯之谜”。茅坪村八角楼的灯光,成了中国革命的指明灯。从茅坪村这个“山沟沟”开始,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星星之火”逐渐燃成“燎原之势”,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革命歌曲

八角楼的灯光

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光下写文章。/九州风雷笔下起,五洲四海红旗扬。五洲四海红旗扬。/从北方到南方,从湘江到赣江。红旗卷起农奴戟,天翻地覆慨而慷。/红旗卷起农奴戟,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慨而慷。/八角楼的灯光哎,是黎明的曙光。/八角楼的灯光哎,是黎明的曙光。/驱散了万里云雾哎,映红了天空海洋哎,/照亮了革命者的心哎,给人类带来了希望!(杭州市革工会工人革命文艺创作队、杭州市文卫联总:《万里高歌东方红革命歌曲100首》,内部资料1969版,第130—133页。)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