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实践·实证 第三十九问 为什么说“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发布日期:2020-10-04 14:08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20世纪90年代,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一书中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复兴的真理性概括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有他的某种精神。”(〔法〕雅克·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在德里达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已往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超越。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这必然对当今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经典名言

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马克思完全是从现代社会的经济的运动规律得出的。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9页。)

“西方之乱”频频。当今世界,便捷的交通、发达的贸易以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让人类社会从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马克思说的“世界历史”已来临。在这个时代,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特征,但有许多方面却与《共产党宣言》所预言的如此相似。在经济领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按资本分配,金融资本在经济体中处于绝对优势,1%的金融寡头占有绝大多数社会财富,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在政治领域,英国公投和“特朗普现象”折射出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的撕裂与对立。从本质上讲,这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尖锐的阶级矛盾。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极力鼓吹“民主、自由、人权”就是“普世价值”,渲染和推销“历史终结论”,攻击他国的意识形态。然而,从实质上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历史终结论”是有钱人的“自由、民主、人权”,维护白人的“自由、民主、人权”,在外交上表现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总之,“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

数据材料

美国中产阶级(收入中值为5.4万美元)在美国总人口所占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的62%,降至目前的43%;家庭债务从1980年的9300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6.5万美元。2015年华尔街6家银行高管分红1.3亿美元,而半数美国家庭拿不出400美元现钞,必须借钱或变卖东西。(丁原洪:《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红旗文稿》2017年第6期。)

“中国之治”独好。环顾东方,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无限生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中国在回答时代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迈入世界前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党的面貌、国家面貌和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没有“马克思的遗产”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的巨大成绩,“马克思的遗产”也必将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天的灿烂辉煌。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