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前言

发布日期:2020-09-03 17:46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犹如一轮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光明,指明了出路。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始终与时代同步伐,同实践相联系,和人民在一起,不断接受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检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行”,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理论。提出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不是枉顾事实的主观臆断,更不是脱离实践的自说自话,而是有充足的理由和可靠的证据。回答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关键是要把握其内在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野中予以分析,在中与外、古与今、马与非马的比较中加以确认,靠逻辑讲理,用事实说话。

从理论逻辑来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马克思主义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最根本的在于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说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在于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说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在于它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植根实践的学说,既源于实践,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也指导实践,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于它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伴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为人们提供的不是亘古不变的教条,而是行动指南;不是可随意照抄照搬的结论,而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科学方法。

从历史逻辑来讲,马克思主义“行”的判断不是凭空而来的,得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检验和历史事实的佐证。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焕发出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诞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拯救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因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翻开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同样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建设发展道路,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谱写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的选择,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

从实践逻辑来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一切伟大变革无不证明,马克思主义“靠谱”“管用”“行得通”,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4页。)这即是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我们正在从事的是开创性事业。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伟大社会变革,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马克思主义“行”,经得起时代和实践的检验,它能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中国社会实现伟大变革。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页。)今天我们讲马克思主义“行”,同样在于实践证明它是对的。

从比较逻辑来讲,马克思主义“行”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比较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回顾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近代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前赴后继,进行了不懈的求索,尝试了一个又一个的救国方案,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种理论学说、思潮主义、救国主张粉墨登场,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三民主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复古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真正改变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命运的是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当代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外,也还存在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新儒学思潮、西方新闻观等错误思潮,但真正能够解决中国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真正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正确方向的,唯有马克思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接受,是历史和时代大浪淘沙的结果。说马克思主义“行”,是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相比较的必然结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一个重大而根本的理论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对于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编撰这本《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通俗读物,意在用通俗的语言、浅显的说理回答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深刻学理,增进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掌握,坚定理论自信,补足精神之钙,挺起精神脊梁,确立科学信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分析逻辑上,全书分为四个篇章,设有四大板块,大体上贯通和体现了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比较逻辑。在行文风格上,出于通俗易懂的考虑,本书没有采用严整理论论证的学理分析方式,而是突出问题导向,以问答体的方式开展分析阐明,回答人们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总问题而生发的各种疑惑。鉴于读本编撰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从调研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挑选了70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回答,这70个问题都与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紧密相关,但并不构成严整逻辑。换句话说,要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并不限于回答这70个问题。此外,我们还认为,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不宜孤立地看待,有必要在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整体关照中予以把握,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个为什么”具有逻辑上的整体性、实践上的关联性,是“一块整钢”。我们深知,要深刻而通俗地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开展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工作,我们所做的努力仅仅是一种尝试。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