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第七篇 凝聚人心、团结共事,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第七篇 凝聚人心、团结共事,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迅速涤荡一切反动力量,结束了国家长期受侵略、被压迫、遭凌辱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纪元。70余年来,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团结一切国际力量,为自身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应对了国际上的诸多挑战,也为世界提供了众多公共产品,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人类命运前途和时代发展趋势,敏锐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平衡世界发展、促进文明互鉴、实现合作共赢指明了方向。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就多次声明,中国愿意在和平、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原则在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以及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均有阐述。

1950年中印建交后,印度希望继续保持英国在中国西藏原有的特权和势力范围。中国政府主张予以废除,而对于不损害中国主权又合乎西藏实际需要的惯例,在平等互惠基础上暂允其保留。本着睦邻与和平共处的政策,中印双方在北京进行了谈判。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这一提法得到了印方的赞同,并写入了1954年4月29日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该协定在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整体首次在国际条约上成为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

1955年4月17日,周恩来飞抵印度尼西亚参加18日至24日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二十九国首脑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力排非议和众议,主张“求同存异”,力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其内容。会议一致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通报》规定了万隆会议的十项原则,主要是在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拓展和丰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首倡、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新理念,它不仅奠定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而且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代表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反映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给世界处理争端提供了很好的先例,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经提出,就一直是我国处理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系中采取的外交原则,成为奠定我国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的基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全世界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平解决边界争端问题,在自身还很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民族解放等。抗美援朝,支持越南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支持西亚、北非国家的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合法的民族权利等,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鲜明体现。(谢春涛:《历史的轨迹》,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第214页。)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特别是在许多国际问题上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和刁难时,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坚定支持。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批准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中26张赞成票来自非洲国家。刚果(布)前总统恩古瓦比一语道破非洲国家的心声:“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所有进步国家的胜利,是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对此,毛泽东主席曾动情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70余年来,无论中国领导人的更替,还是国内政策的变化,或是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的这一对外关系“立足点”均不曾有任何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当今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要坚持主权平等,坚持共同安全,坚持共同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包容互鉴,坚持公平正义。这六个“坚持”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表明了在各国相互依存、世界多元多样的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与时俱进,历久弥新。遵循这个方向前进,各国人民就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新世界。(高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红旗文稿》2014年第17期。)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春节,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正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观众们的追捧和媒体持续报道下,影片取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比之美国大片千篇一律的美国人拯救世界,《流浪地球》没有克隆成中国人拯救地球,而是强调灾难面前全人类忽略种族不同、摒弃国家差异的团结。当全球动员令发布时,全球不分民族不分国家的全民式救援启动,5000台发动机共运送了7万个火石,派出了41万人,大家放弃最后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共同携手战斗,面对险阻一往无前,用巨大的牺牲换取了一座座行星发动机的重新点燃,使地球重新向既定方向前进。

为什么这部影片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看过影片的观众会发现,这部影片的格局之大,远远超过了以往同类型影片,它聚焦危机之下全人类共同的命运,诠释的核心概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也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习近平主席提出并大力倡导的。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在国际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不少外国政要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持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增强,需要共同维护的全球性利益日益增多,需要携手解决的全球性挑战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可谓恰逢其时、正当其用。(邹国煜:《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的必然选择》,《人民日报》2019年4月18日。)

自习近平主席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以来,他在不同场合又多次深刻阐释这一理念。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明确指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在重大国际组织场合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并详细阐释核心思想。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阐述了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大基本问题。此次演讲全面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动因、愿景与实施路径,显著提升了这一理念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此后,习近平主席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党的十九大、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多个重要场合,详细阐述其内涵、愿景与路径。

自2013年以来,国际社会、主要智库及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认同度更趋正面,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认为,这一理念指向“创造所有人幸福生活的人类共同理想”,这一目标揭示“只顾自己发展的思维是不行的,要兼顾他人,兼顾世界”。联合国社发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主席菲利普·查沃斯认为,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人着眼于维护人类长远利益的远见卓识,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对联合国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非常重要。(周宗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实践与时代价值》,《学习时报》2019年3月29日。)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其内涵不断完善,实施路径细化落实,实践项目“开花结果”,推动了各参与国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实践平台。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正式启动。此后,我国先后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6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影响力日益扩大。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带一路”建设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编 谢金峰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