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 中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三 文化自信引得“百花争妍”“百鸟和鸣” 1)

发布日期:2020-12-04 19:52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三、文化自信引得“百花争妍”“百鸟和鸣”

2000多年前,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成就了一段传播思想文化的佳话。往事越千年,截至2019年,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它们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打造了一张彰显文化自信的闪亮名片。

(一)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

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丰富而不断提高的。新中国初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广播节目、图书、报纸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曲折中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提供高品质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人民的精神世界。比如,到201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89个,比1949年增长56.9倍;全年出版各类图书102亿册(张),比1950年增长34倍;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12亿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工作,以此为基础,行业博物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免费开放,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资料显示,现在全国备案的博物馆已超过5000家,目前仍以每年20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家新的博物馆向社会开放,这是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国家实行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博物馆年参观人数从2.8亿增长到9.7亿,数十家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超过百万,居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全国的博物馆每年推出两万多个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展览,举办20余万次教育活动,也在力求让博物馆公共服务迈向均等化、普惠化,让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地共享博物馆发展成果。

此外,文物活起来已成为当今博物馆事业的鲜明特征。博物馆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与公众的“超级链接”。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为代表的文博类电视节目的热播,博物馆与教育、旅游、设计、动漫、影视的融合发展也渐次开花;“文物带你看中国”“故宫社区”“数字敦煌”等精品展示,借助互联网,让璀璨的文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博物馆开发文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延伸博物馆产业链,让公众把国宝带回家。

——《光明日报》,2019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