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 上篇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5)

发布日期:2020-09-08 17:57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五)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来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中国梦”,世界社会主义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历经曲折而在当代展现出蓬勃生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完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在欧洲思想史上,乌托邦思想源远流长。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帕内拉等都对理想政治秩序进行过系统探讨。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开启了人类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矢志追求美好社会制度的历史进程。

19世纪,出现了被称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莫尔到欧文,从“乌托邦新岛”到“新和谐公社”,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空想悲歌。尽管对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实践局限于空想,但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却是非常现实的,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思想源泉。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勾勒了整套社会主义理想的蓝图,但未能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来说明实现理想社会的必然性,也并没有指明理想社会的由来,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方法和依靠力量。因此,为了使空想社会主义转向科学,就必须将其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从乌托邦梦到“新和谐”公社沉没,从莫尔到欧文,人类在空想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赴后继地艰辛跋涉了300年,留下的是一曲曲动人心魄的空想悲歌。

莫尔——这位英国大法官,临刑前对刽子手说:“我的脖子是短的,好好瞄准,不要出丑。”

闵采尔——面对刽子手,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忏悔?决不!千年天国一定会实现!”

康帕内拉——一生坐过50所监狱,在黑暗的牢房中度过了30多个春秋。

巴贝夫——在断头台上,他平静地告诉人们:“我会像一个正直的人一样酣睡。”

圣西门——因贫困而死。

傅立叶——在无尽的守望中郁郁而终。

罗伯特·欧文——为了实现理想王国,千金散尽,最终倒在了讲台上。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北京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19世纪30年代,随着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愈发凸显,周期性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基础上,提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当时各种反动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社会主义由此从空想变为科学,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运用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和实现条件,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驱散了空想的迷雾,奠定了坚如磐石的现实基础。

3.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地理条件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然而,尽管工人运动在英、法、德等国家有很大的发展,但由理论到实践,以制度形态确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却是苏俄。1917年11月7日(俄历1917年10月25日),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列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将俄国从一战的漩涡拉出,走上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众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由此从理论走向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分庭抗礼的社会主义阵营。斯大林时期,苏联形成了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东欧国家,也都按苏联模式建立起自己的经济政治体制。但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因不重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受制于苏联模式,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效,造成经济长期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能提高。由于苏联模式的僵化和脱离实际,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逐渐丧失了生机活力,最终成为“苏东剧变”的重要内因。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唯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4.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总结正反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论断,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历史的大视野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1世纪,正当世界社会主义“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编 唐青阳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