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后的棒棒》(完) > 正文

《最后的棒棒》 | 十四

发布日期:2020-12-17 17:51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2014年2月19日,马年第二个节气——雨水。

上个月的今天我告别挚爱的军营,开始了自力巷的生活,对于我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想去割两斤肉和自力巷的邻居们喝两杯,但是兜里仅有的十几块钱已不允许我有任何非分之想。最近的日子,每天两顿老干妈拌米饭,特别怀念部队餐桌上肉菜的味道。我想,如果再回昔日的食堂,我一定盛上满满一盘子回锅肉,不要蔬菜也无须蛋汤,就算吃得满嘴冒油血脂超标十倍也无所谓。几次掏出电话想让家里给送点生活费过来,但是最终还是忍住了。因为按照我和老黄的约定,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同工同酬,我必须用自力巷的收入支撑在自力巷的生活。

又是一个上午没有开张,我们在人流里徘徊,在期盼中煎熬。干裂的嘴唇绷得很紧,再好笑的事都只能抿嘴微笑,否则就要裂开一道道血口子。当然,我的顾虑有点多余,没有活干,如何笑得出来!

闹市一隅,一个没有双足的残疾老人滑着轴承木板车缓慢前行,车头的搪瓷碗里凌乱地放着一些零钱。与他擦肩而过的人们,有的漠然绕行,有驻足观望,当然也零星有人从钱夹里掏出面额最小的钞票放进车上的小碗,然后面无表情匆匆转身。残疾老人在我和老黄右前方20多米远的地方,“看见了”还是“没看见”完全取决于大脑的瞬间意识,这种瞬间意识是本性的自然流露,无关善恶美丑,无关是非对错。当我还在为“看见了”还是“没看见”而犹豫不决的时候,老黄已经大踏步走了过去。远远的,我看到老黄手里攥着一张纸币,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往碗里放。木板车上残疾老人的反应令我印象深刻,他冲着老黄一边摆手一边使劲摇头,这种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每个人都看得懂。从残疾老人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他一定在说:“你的心意我领了!”如果行动方便,他或许会拿出老黄刚刚放进碗里的钱,然后用力地塞进老黄的衣服口袋。离开木板车的时候,老黄的表情有几分僵硬,也有几分尴尬。

第一次在真实生活中遇到乞丐要谢绝施舍的事,我为老黄感到有些心酸。或许,残疾乞丐不忍心接受老黄的施舍,是因为老黄的肩头扛着一根棒棒。这根“棒棒”代表着一个行业,一个连乞丐都不忍心伸手的行业。残疾乞丐的“不忍心”,既是对一种“不容易”的感性认同,更是对一份朴实情感的朴实回报。

与我会合之后老黄无限感慨地说:“那个残疾人说你是个棒棒,挣钱也不容易,要你的钱我心里不好受。”老黄还告诉我,这些年不管多不容易,只要看到有残疾的乞丐,他都要多少表示一点,不管怎么说,自己身体健全,可以凭力气挣钱。

从老黄憨憨的笑容里看得出来,他的爱心没有掩饰,也没有修饰,完全是随心所欲的表达,图的只是心安理得。

傍晚时分,全天总共只挣了18块钱的我和老黄正沮丧地准备收工回屋,一个绰号叫“张麻子”的小老板找到我们,说有五架双层铁床需要从现在的四楼搬到街对面的二楼,工钱总共25元。

老黄和张麻子打过不少交道,在前往任务点的途中他悄悄告诉我说,张麻子这个人特别精明,一般不会干自己吃亏的买卖,给他干活一定要多长个心眼。或许是早有前车之鉴,老黄进屋后先不着急干活,当着张麻子的面认真清点床的架数。他说丑话要说在前头,如果干着干着多出一两架就不好办了。已经拆卸完毕的铁床零部件堆放得乱七八糟,老黄一点不怕麻烦,按照每架床的基本构成要素,认真清点。看着老黄一副较真的样子,张麻子在一边信誓旦旦地说:“要是多出一架,我就把它吃了。”

老黄没有因为张麻子的一番硬话放松警惕,他的较真很快就有了回报,床的总数果然是六架,比张麻子说的总数多出了一架。铁证如山,张麻子只好干笑着把运费加到了30元。老黄一边捆绑床架一边向张麻子重申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该拿的一分不能少,不该拿的我一分也不会要。”

连铁架带床板,一架床总重也就七八十斤,但是由于体积较大,在楼道里搬运既不能剐到电线网线,还不能损坏墙壁,特别费劲儿。搬运过程中,老黄觉得先前的价钱很不划算,几次要求张麻子给加10元工钱,但是张麻子一直假装没听见。

两人往返3趟,耗时80多分钟,出了不少汗。尽管老黄不停地唠叨工钱太低,张麻子最终还是只给了我们30元工钱。老黄似乎心有不甘,离开的时候死皮赖脸地从张麻子房里“借”走了一把电水壶。张麻子虽然有点心疼,但也没好意思强行阻止。老黄说,跟张麻子这样的人打交道,必须认真一点,脸皮也要厚一点。

我仔细端详了老黄手里的电水壶,虽然内外都结满了水渍,但是应该能值10块钱。

晚上回来,老黄没有急着上楼做饭,一脸郑重地拿着一个小本子和一大把现金来到我的房间。一看老黄的架势,我知道他又是找我分钱来了。

我和老黄早有约定,第一个月我是学徒,不参与分成,同工同酬从第二个月开始。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老黄一直“言而无信”,第一天挑涂料他收了10块钱,现场要分给我6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只要领到工钱,他都要在第一时间找我分钱。老黄的态度很诚恳,绝不是生活中常见的那种惺惺作态。他说当棒棒干的是力气活,不需要学习,他这个师傅也没有什么技术可以传授,大家一起流汗,他自己花钱内心不得安宁。我不参加分成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初来乍到业务不熟,至今还没有独立自主接业务的能力,我们一起干的业务全是老黄联系的,这些活儿就算没有我,老黄自己也能干下来,生意本就惨淡,我不能拖累他;二是我给实习阶段的自己准备了生活费,暂时没有太大压力,当然,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兴许还有看不上这点小钱的潜意识,如果能用这点小钱让老黄高兴和热情,也算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所以不管老黄如何坚持,我的态度一直很坚决。后来老黄收了工钱之后,没再找我分钱,满以为他已经默认了我们的约定,没想到他却悄悄地记了一本账,要和我新账旧账一起算。

或许早已料到我还是不会参与分这些钱,老黄用那双满是老茧的右手捂着胸口对我说:“我知道你不缺这点钱,但这是你的血汗钱,我要是多拿一分,心里就很不舒服。”

见我准备起身离开,老黄紧紧抓着我的双肩,使劲将我按回原位。无论表情、动作还是力道,都像一个占尽上风的摔跤手。

老黄的账本是一个残破的小学生作业本。由于会写的字不多,虽然账本有很多地方我看不懂,但是一笔一画地记得特别认真,从上月19日到今天,一天没落下。没有业务的日子画的圆圈,有业务的日子记得很细,不会写的字用同音字或者符号代替。看得出,为了记这个账,老黄费了不少心思。

这一个月,我们的总业绩为1034元。每一张钱从雇主手里拿到时是怎么个样子,现在还保持原样。1034元现金,3张50元面额,11张20元面额,66张10元面额,4张1元面额,放在一起厚厚一摞。看得出这些钱从雇主那里拿来时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他说:“我的房间没有门锁不上,揣在兜里一大包,又不方便干活,管这点钱压力很大。”

看着老黄真诚迫切的神情,我猛然意识到自己苍白的大度给老黄内心造成的伤害无异于张麻子的抠门儿。面对这一堆钱,我生平第一次对“血汗钱”这三个字有了感性的理解。我开始觉得再不把这些钱分了,就是自己对一位坚强善良的老人最大的不敬,就是对一个纯洁朴素灵魂最大的蔑视。随后我提议按出力多少分成,我三他七,老黄坚决不同意,问我1034除以2等于多少,我没有告诉他答案。他沉默良久之后,果断地抓起放在床沿的钱,开始用他的方式分钱。他先抽出3张50元面额的钱,分别放在两个地方,有一边2张,另一边1张,然后再数出5张10元面额的放到先前少一张的位置……

我不敢直视老黄数钱的眼神,迅速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双眼,我隐隐感到眼眶里的泪腺在迅速膨胀,热热的液体抑制不住地往外飙。直到听到老黄出门的脚步声,我才睁开双眼。我的床沿整整齐齐放着一堆钱——面额分别为2张50元的,5张20元的,31张10元的,4张1元的。

远远地我听到老黄在门外说:“我这里有1张10块的,里面好像应该还有你3块!” 

丁就是丁,卯就是卯,老黄不占便宜,但也不愿吃亏。次日上午,涂料店里的34袋石灰腻子要送到八一街写字楼的负五楼,工钱70元。货物多路程远,为了节省力气,我们决定借用老石的人力板车,先把货物拉到写字楼楼道口,然后再用肩膀转运到负五楼。

兜里揣着昨晚老黄分给我的517元零钞,胀鼓鼓的,沉甸甸的,挑东西的时候,我能清晰地感到钞票在裤兜里摩擦大腿肌肉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生动,也很幸福。第一车运到楼梯口之后,我们分两次往负五楼转运。可能是装车时的疏忽,我们装了17袋,这是个单数,不好担。我两趟8袋,老黄抢先挑了9袋。第二车卸货时,老黄郑重地对我说:“上一车我比你多挑1袋,这一车我8袋你9袋,我不占你的便宜,你也别占我的便宜。”

老黄一脸的严肃让我十分尴尬,这种尴尬让我突然觉得面前这个老头更加完整和真实。没有理论层面的道德标准,只有从数十年生活实践中提炼的行为准则。昨天大度地与我分钱并不是他在刻意追求高尚,今天的斤斤计较也绝不代表他秉性狭隘。或许他根本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在乎自己该怎么做。

昨天我为老黄感动,今天老黄令我尴尬,面对一个真实的老黄,我起伏落差的内心反映,恰恰说明真实的我其实很虚伪。

我的尴尬就源自于这种虚伪。

台历上的2月快要翻过的日子里,老黄的朋友老杭回来了。

老杭是重庆南川人,今年67岁,住在自力巷53号最东头的一个小单间。虽然同属一栋楼,但老杭这间房子不归大石管辖。老杭和老黄并肩在五一路驰骋十多年,被圈里人誉为“自力巷二老”,去年11月中旬,老杭因腿部骨骼酸疼肿胀离开了解放碑。走的时候他把锅碗瓢盆连同一根棒棒和一架手拉车以50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老黄,没有再回主城的打算,这段时间我用的棒棒就是老杭以前赚钱的工具。回到老家的这3个月,老杭大部分时间在住院治病,医疗费用花了20000多,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报销了一半,自己只承担了10000多一点,但依然花掉了手头的全部积蓄。儿子和女儿家里的负担都很重,如果待在家里连烟酒钱都没有着落,所以老杭刚出院就急着跑回了五一路。老杭至今还道不出腿上患的是啥病,只知道医院换了好几种治疗方式效果都不明显,现在腿部依然疼痛浮肿,用手指轻轻一按就会出现一个没有血色的凹点,好长时间难以复原。老杭来时从家里带了一大口袋药,有的是偏方,还有的是电视购物买来的,有没有疗效暂时还不知道。关于家庭的情况,老杭表现得既隐晦又直白,从不深入涉及关于家庭的讨论,但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伤心的往事不愿再提。

老黄说老杭很不容易,如果重新置办工具和生活用品可能要花不少钱。老杭回来的当天晚上,老黄把之前从老杭手里买来的电炒锅和我用的那根棒棒送了回去。老杭说要把钱退给老黄,老黄说不要。老杭虽然说得很坚决但是并没有掏钱的动作,我看得出来,老杭兜里可能没有钱,如果有钱他一定会马上掏出来,因为他不像一个虚伪的人。当然即便老杭真的掏出钱来,老黄也一定不会要,因为他不是一个眼里只有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