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科学养鱼实用技术》 | 第四章 池塘养殖鱼类的选择 一、主要养殖鱼类 (四)鳙

发布日期:2020-07-29 17:50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1.形态特征与分布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属于鲤形目鲤科鳙属,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其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吻短而圆钝;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口角可达眼前缘垂直线之下,上唇中间部分很厚。无须。

眼小,且眼位低,位于头前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阔而隆起。鼻孔近眼缘的上方,其外形见图4-4。下咽齿平扁,表面光滑。鳃耙数目很多,呈页状,排列极为紧密,但不连合,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鳞小,侧线完全,在胸鳍末端上方弯向腹侧,向后延伸至尾柄正中。鳙鱼背鳍基部短,起点在体后半部,位于腹鳍起点之后,其第1~3根分枝鳍条较长。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腹鳍末端可达或稍超过肛门,但不达臀鳍。肛门位于臀鳍前方。臀鳍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一基为近。尾鳍深分叉,两叶约等大,末端尖。鳔大,分两室,后室大,为前室的1.8倍左右,长为体长的5~7倍,腹膜黑色。雄性成体的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缘各具有1排角质“栉齿”,雌性无此性状或只在鳍条的基部有少量“栉齿”。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体测深褐带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色;各鳍呈浅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

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鳙鱼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在中国从南方到北方几乎淡水流域都有,是我国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鳙鱼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

2.食性

鳙鱼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

3.生长特性

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千克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千克。池塘养殖时,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龄鱼可重达0.8~1千克。

4.繁殖特性

鳙性成熟一般为4~5龄,雄鱼最小为3龄,性成熟个体较小,一般3千克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性成熟。繁殖期一般在4~7月,鳙鱼性成熟时到江中产卵,产卵后大多数个体进入沿江湖泊摄食肥育,冬季湖泊水位跌落,它们又回到江河的深水区越冬,翌年春暖时节则上溯繁殖。产卵场多在河床起伏不一,当河水流域降雨,水位陡然上涨、流速加大时进行繁殖活动。人工繁殖催产季节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鳙鱼的怀卵量较大,5千克左右的雌鱼每千克体重相对怀卵量4万~5万粒,绝对怀卵量20万~25万粒,产漂流性卵,产卵期与草鱼相近。

5.鱼种放养

苗种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主要消毒方法参考青鱼鱼种放养。

(作者: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