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科学养鱼实用技术》 | 第一章 池塘规划设计 二、池塘工程设施规范

发布日期:2020-07-22 14:09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一)池塘选址

鱼塘是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考虑规划要求、自然条件、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规划要求,自然条件等五个方面。

1.规划要求

新建、改建池塘养殖场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划发展要求,养殖场的规模和形式要符合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发展的需要。

2.自然条件

新建、改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水质、气候等因素,并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

在规划设计养殖场时,要充分勘查了解规划建设区的地形、水利等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充分考虑利用地势自流进排水,以节约动力提水所增加的电力成本。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还应考虑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在设计养殖场进排水渠道、池塘塘埂、房屋等建筑物时应注意考虑排涝、防风等问题。

北方地区在规划建设水产养殖场时,需要考虑寒冷、冰雪等对养殖设施的破坏,在建设渠道、护坡、路基等应考虑防寒措施。

南方地区在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要考虑夏季高温气候对养殖设施的影响。

3.水源、水质条件

新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条件。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那种水源,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足,水质良好的地区建场。水产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品种要结合水源情况来决定。采用河水或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要考虑设置防止野生鱼类进入的设施,以及周边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要考供水量是否满足养殖需求,一般要求在10天左右能够把池塘注满。

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若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若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沙排淤等设施。水产养殖场的取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水质对于养殖生产影响很大,养殖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规定。对于部分指标或阶段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水源,应考虑建设源水处理设施,并计算相应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4.土壤、土质

在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要充分调查了解当地的土壤、土质状况,不同的土壤和土质对养殖场的建设成本和养殖效果影响很大。

池塘土壤要求保水力强,最好选择黏质土或壤土、沙壤土的场地建设池塘,这些土壤建塘不易透水渗漏,筑基后也不易坍塌。

沙质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土壤,保水性差,做池埂时容易渗漏、崩塌,不宜建塘。含铁质过多的赤褐色土壤,浸水后会不断释放出赤色浸出物,对鱼类生长不利,也不适宜建设池塘。pH值低于5或高于9.5的土壤不适宜挖塘。表1-1所列为土壤的基本分类。

5.电力、交通、通信

水产养殖场需要有良好的道路、交通、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条件。新建、改建养殖场最好选择在“三通一平”的地方建场,如果不具备以上基础条件,应考虑这些基础条件的建设成本,避免因基础条件不足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发展。

(二)布局

1.场地布局

水产养殖场应本着“以渔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来规划和布局,养殖场的规划建设既要考虑近期需要,又要考虑到今后发展。

2.基本原则

水产养殖场的规划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布局:根据养殖场规划要求合理安排各功能区,做到布局协调、结构合理,既满足生产管理需要,又适合长期发展需要。

(2)利用地形结构:充分利用地形结构规划建设养殖设施,做到节省动力提水的电力成本,实现节能降本。

(3)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养殖场设计建设中,要优先考虑选用当地建材,做到取材方便、经济可靠。

(4)搞好土地和水面规划:养殖场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养殖场土地的综合利用问题,利用好沟渠、塘埂等土地资源,实现养殖生产的循环发展。

3.布局形式

养殖场的布局结构,一般分为池塘养殖区、办公生活区、水处理区等。图1-3所示为一种水产养殖场的布局方式。

养殖场的池塘布局一般由场地地形所决定,狭长形场地内的池塘排列一般为“非”字形。地势平坦场区的池塘排列一般采用“围”字形布局。

(三)养殖设施

1.池塘规划、设计

(1)池塘类型:池塘是养殖场的主体部分,按照养殖功能分,有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和成鱼池等。池塘面积一般占养殖场面积的65%~75%。各类池塘所占的比例一般按照养殖模式、养殖特点、品种等来确定。

(2)形状、朝向:池塘形状主要取决于地形、品种等要求,一般为长方形,也有圆形、正方形、多角形的池塘。长方形池塘的长、宽比一般为(2~4):1。长、宽比大的池塘水流状态较好,管理操作方便;长、宽比小的池塘,池内水流状态较差,存在较大死角和死区,不利于养殖生产。池塘的朝向应结合场地的地形、水文、风向等因素,尽量使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满足水中天然饵料的生长需要。池塘朝向也要考虑是否有利于风力搅动水面,增加溶氧。在山区建造养殖场,应根据地形选择背山向阳的位置。

(3)面积、深度:池塘的面积取决于养殖模式、品种、池塘类型、结构等(如表1-2所示)。面积较大的池塘建设成本低,但不利于生产操作,进、排水也不方便;面积较小的池塘建设成本高,便于操作,但水面小,风力增氧、水层交换差。大宗鱼类养殖池塘按养殖功能不同,其面积不同。在南方地区,成鱼池一般5~15亩(1亩=667平方米),鱼种池一般2~5亩,鱼苗池一般1~2亩;在北方地区养鱼池的面积有所增加。另外,养殖品种不同,池塘的面积也不同,淡水虾、蟹养殖池塘的面积一般在10~30亩之间,太小的池塘不符合虾、蟹的生活习性,也不利于水质管理。特色品种的池塘面积一般应根据品种的生活特性和生产操作需要确定。池塘水深是指池底至水面的垂直距离,池深是指池底至池堤顶的垂直距离。养鱼池塘有效水深不低于1.5米,一般成鱼池的深度在2.5~3.0米,鱼种池在2.0~2.5米;虾、蟹池塘的水深一般在1.5~2.0米。北方越冬池塘的水深应达到2.5米以上。池埂顶面一般要高出池中水面0.5米左右。水源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在设计建造池塘时应适当考虑加深池塘,维持水源缺水时池塘有足够水量。深水池塘一般是指水深超过3.0米以上的池塘,深水池塘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节约土地,但需要解决水层交换、增氧等问题。

(4)池埂:池埂是池塘的轮廓基础,池埂结构对于维持池塘的形状、方便生产,以及提高养殖效果等有很大的影响。池塘塘埂一般用匀质土筑成,埂顶的宽度应满足拉网、交通等需要,一般在1.5~4.5米间。池埂的坡度大小取决于池塘土质、池深、护坡与否和养殖方式等。一般池塘的坡比为1:(1.5~3),若池塘的土质是重壤土或黏土,可根据土质状况及护坡工艺适当调整坡比;池塘较浅时坡比可以为1:(1~1.5)(如图1-4所示)。

(5)护坡:护坡具有保护池形结构和塘埂的作用,但也会影响到池塘的自净能力。一般根据池塘条件不同,池塘、进排水等易受水流冲击的部位应采取护坡措施。常用的护坡材料有水泥预制板、混凝土、防渗膜等。采用水泥预制板、混凝土护坡的厚度应不低于5厘米,防渗膜或石砌坝应铺设到池底。

①水泥预制板护坡:水泥预制板护坡是一种常见的池塘护坡方式,护坡水泥预制板的厚度一般为5~15厘米,长度根据护坡断面的长度决定。较薄的预制板一般为实心结构,5厘米以上的预制板一般采用楼板方式制作。水泥预制板护坡需要在池底下部30厘米左右建一条混凝土圈梁,以固定水泥预制板,顶部要用混凝土砌一条宽40厘米左右的护坡压顶(如图1-5所示)。

水泥预制板护坡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整齐美观,经久耐用;缺点是破坏了池塘的自净能力。一些地方采取水泥预制板植入式护坡,即水泥预制板护坡建好后把池塘底部的土翻盖在水泥预制板上面。这种护坡方式即有利于池塘固形,又有利于维持池塘的自净能力。

②混凝土护坡:混凝土护坡是用混凝土现浇护坡的方式,具有施工质量高、防裂性能好的特点。采用混凝土护坡时,需要对塘埂坡面基础进行整平、夯实处理。混凝土现浇护坡一般用素混凝土,也有用钢筋混凝土形式。混凝土护坡的坡面厚度一般为5~8厘米。无论用哪种混凝土方式护坡都需要在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以防止水泥膨胀。

③地膜护坡:一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地膜或复合土工膜护坡。HDPE膜具抗拉伸、抗冲击、抗撕裂、强度高和耐静水压高的特点,在耐酸碱腐蚀、抗微生物侵蚀及防渗滤方面也有较好性能,且表面光滑,有利于消毒、清淤和防止底部病原体的传播。HDPE膜护坡既可覆盖整个池底,也可以周边护坡。复合土工膜进行护坡具有施工简单,质量可靠,节省投资的优点。复合土工膜属非孔隙介质,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和抗拉、抗撕裂、抗顶破、抗穿刺等力学性能,还具有一定的变形性,对坡面的凹凸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应变力较强,与土体接触面上的孔隙压力及浮托力易于消散,能满足护坡结构的力学设计要求。复合土工膜还具有很好的耐化学性和抗老化性能,可满足护坡耐久性要求。图1-6所示为一种塑料膜护坡方式。

④砖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具有护坡坚固、耐用的优点,但施工复杂,砌筑用的片石石质要求坚硬,片石用作镶面石和角隅石时还需要加工处理。浆砌片石护坡一般用坐浆法砌筑,要求放线准确,砌筑曲面做到曲面圆滑,不能砌成折线面相连。片石间要用水泥勾缝成凹缝状,勾出的缝面要平整光滑、密实,施工中要保证缝条的宽度一致,严格控制勾缝时间,不得在低温下进行,勾缝后加强养护,防止局部脱落。

(6)池底:池塘底部要平坦。为了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池底应有相应的坡度,并开挖相应的排水沟和集池坑。池塘底部的坡度一般为1:(200~500)。在池塘宽度方向,应使两侧向池中心倾斜。面积较大且长宽比较小的池塘,底部应建设主沟和支沟组成的排水沟(如图1-7所示)。主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1000,支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200。相邻的支沟相距一般为10~50米,主沟宽一般为0.5~1.0米,深0.3~0.8米。

面积较大的池塘可按照回形鱼池建设,池塘底部建设有台地和沟槽(如图1-8所示)。台地及沟槽应平整,台面应倾斜于沟,坡降为1:(1000~2000),沟、台面积比般为1:(4~5),沟深一般为0.2~0.5米。在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为了投饵和拉网方便,一般应修建一条宽度约0.5米平台(如图1-9所示),平台应高出水面。

(7)进、排水设施

①进水闸门、管道:池塘进水一般是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一般为凹槽插板的方式(如图1-10所示),很多地方采用预埋PVC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如图1-11所示),这种方式防渗漏性能好,操作简单。进、排水系统由水源、进水口、各类渠道、水闸、集水池、分水口、排水沟等部分组成。要使进、排水渠道畅通,鱼池进水与排水应设斜对处。

池塘进水管道一般用水泥预制管或PVC波纹管,较小的池塘也可以用PVC管或陶瓷管。池塘进水管的长度应根据护坡情况和养殖特点决定,一般在0.5~3米间。进水管太短,容易冲蚀塘埂;进水管太长,又不利于生产操作和成本控制。池塘进水管的底部一般应与进水渠道底部平齐,渠道底部较高或池塘较低时,进水管可以低于进水渠道底部。进水管中心高度应高于池塘水面,以不超过池塘最高水位为好。进水管末端应安装口袋网,防止池塘鱼类进入水管和杂物进入池塘。

②排水井、闸门:每个池塘一般设有一个排水井。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拔管排水方式易操作,防渗漏效果好。排水井一般水泥砖砌结构,有拦网、闸板等凹槽(如图1-12、图1-13所示)。

池塘排水通过排水井和排水管进入排水渠,若干排水渠汇集到排水总渠,排水总渠的末端应建设排水闸。排水井的深度一般应到池塘的底部,可排干池塘全部水为好。有的地区由于外部水位较高或建设成本等问题,排水井建在池塘的中间部位,只排放池塘50%左右的水,其余的水需要靠动力提升,排水井的深度一般不应高于池塘中间部位。

2.进、排水系统

淡水池塘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是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排水系统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效果。水产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一般是利用场地沟渠建设而成,在规划建设时应做到进、排水渠道独立,严禁进、排水交叉污染,防止鱼病传播。设计规划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还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具体地形条件,尽可能采取一级动力取水或排水,合理利用地势条件设计进、排水自流形式,降低养殖成本。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一般应与池塘交替排列,池塘的一侧进水另一侧排水,使得新水在池塘内有较长的流动混合时间。

(1)泵站、自流进水:池塘养殖场一般都建有提水泵站,泵站大小取决于装配泵的台数。根据养殖场规模和取水条件选择水泵类型和配备台数,并装备一定比例的备用泵,常用的水泵主要有轴流泵、离心泵、潜水泵等。低洼地区或山区养殖场可利用地势条件设计水自流进池塘。如果外源水位变换较大,可考虑安装备用输水动力,在外源水位较低或缺乏时,作为池塘补充提水需要。自流进水渠道一般采取明渠方式,根据水位高程变化选择进水渠道截面大小和渠道坡降,自流进水渠道的截面积一般比动力输水渠道要大一些。

(2)进水渠道:进水渠道分为进水总渠、进水干渠、进水支渠等。进水总渠设进水总闸,总渠下设若干条干渠,干渠下设支渠,支渠连接池塘。总渠应按全场所需要的水流量设计,总渠承担一个养殖场的供水,干渠分管一个养殖区的供水。

3.生产设备

水产养殖生产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机械化程度越高,对养殖生产的作用越大。目前,主要的养殖生产设备有增氧设备、投饲设备、排灌设备、底泥改良设备、水质监测调控设备、起捕设备、动力运输设备等。

(1)增氧设备:增氧设备是水产养殖场必备的设备,尤其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增氧机对于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效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常用的增氧设备包括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吸入式增氧机、涡流式增氧机、增氧泵、微孔曝气装置等。随着养殖需求和增氧机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型的增氧机不断出现,如涌喷式增氧机、喷雾式增氧机等。

①叶轮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叶轮转动搅动水体,将空气和上层水面的氧气溶于水体中的一种增氧设备。

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等综合作用,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增氧设备。叶轮式增氧机的推流方向是以增氧机为中心作圆周扩展运动的,比较适宜于短宽的鱼塘。叶轮式增氧机的动力效率可达2千克氧气/千瓦时以上,一般养鱼池塘可按0.5~1千瓦/亩配备增氧机。

②水车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是利用两侧的叶片搅动水体表层的水,使之与空气增加接触而增加水体溶氧的一种增氧设备。水车式增氧机的叶轮运动轨迹垂直于水平面,推流方向沿长度和宽度作直流运动和扩散,比较适宜于狭长鱼塘使用和需要形成池塘水流时使用。

水车式增氧机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造成养殖池中的定向水流,便于满足特殊鱼类养殖需要和清理沉积物。其增氧动力效率可达1.5千克氧气/千瓦时以上,可按0.7千瓦/亩的动力配备增氧机。

③射流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也叫射流自吸式增氧机,是一种利用射流增加水体交换和溶氧的增氧设备。与其他增氧机相比,具有其结构简单、能形成水流和搅拌水体的特点。

射流式增氧机的增氧动力效率可达1千克氧气/千瓦时以上,并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缺点是设备价格相对较高,使用成本也较高。

④吸入式增氧机:吸入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负压吸收空气,并把空气送入水中与水形成涡流混合,再把水向前推进进行增氧。

吸入式增氧机有较强的混合力,尤其对下层水的增氧能力比叶轮式增氧机强。比较适合于水体较深的池塘使用。

⑤涡流式增氧机:涡流式增氧机由电机、空气压送器、空心管、排气桨叶和漂浮装置组成。电机轴为一空心管轴,直接与空气压送器和排气桨叶相通,可将空气送入中下层水中形成气水混合体,高速旋转形成涡流使上下层水交换。

涡流式增氧机没有减速结构,自重小,没噪声,结构合理,增氧效率高。主要用于北方冰下水体增氧,增氧效率较高。

⑥增氧泵:增氧泵是利用交流电产生变换的磁极,推动带有固定磁极的杆振动,在固定磁极杆的末端带有橡胶碗,杆在振动的同时会将空气压缩并泵出,压缩空气通过导管末端的气泡石被分成无数的小气泡,这样就增大了和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的溶解速度。

增氧泵具有轻便、易操作及单一的增氧功能,一般适合水深在0.7米以下、面积在0.6亩以下的鱼苗培育池或温,室养殖池中使用。

⑦微孔曝气装置:微孔曝气装置是一种利用压缩机和高分子微孔曝氧管相配合的曝气增氧装置。曝气管一般布设于池塘底部,压缩空气通过微孔逸出形成细密的气泡,增加了水体的汽水交换界面,随着气泡的上升,可将水体下层水体中的粪便、碎屑、残饲以及硫化氢、氨等有毒气体带出水面。微孔曝气装置具有改善水体环境,溶氧均匀、水体扰动较小的特点。其增氧动力效率可达1.8千克氧气/千瓦时以上。

微孔曝气装置特别适用于虾、蟹等甲壳类品种的养殖。

(2)投饲设备:投饲设备是利用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原理制成的饲料投喂设备。投饲机具有提高投饲质量、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等特点,已成为水产养殖场重要的养殖设备。投饲机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料箱、下料装置、抛撒装置和控制器。下料装置一般有螺旋推进式、振动式、电磁铁下拉式、转盘定量式、抽屉式定量下料式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自动定时定量投饲机。投饲机饲料抛撒一般使用电机带动转盘,靠离心力把饲料抛撒出去,抛撒面积可达到10~50平方米。也有不使用动力的抛撒装置、空气动力抛撒装置、水输送拋撒装置、离心抛撒装置等。

(3)排灌机械:主要有水泵、水车等设备。水泵是养殖场主要的排灌设备。水产养殖场使用的水泵种类主要有:轴流泵、离心泵、潜水泵、管道泵等。

水泵在水产养殖上不仅用于池塘的进排水、防洪排涝、水力输送等,在调节水位、水温、水体交换和增氧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养殖用水泵的型号、规格很多,选用时必须根据使用条件进行选择。轴流泵流量大,适合于扬程较低、输水量较大情况下使用。离心泵扬程较高,比较适合输水距离较远情况下使用。潜水泵安装使用方便,在输水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使用较为普遍。

选择水泵时一般应了解如下参数:

①流量(Q)的确定:流量是选择水泵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水泵的流量是根据养殖场(池塘)的需水量来确定的。

②扬程(H)的确定:水泵的扬程要与净扬程h净加上损失扬程h损基本相等。净(实际)扬程是指进水池(渠道、湖泊、河流等)水面到出水管中心的最高处之间的高差,常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损失扬程是很难测定的,一般用h振=hx0.25来估算损失扬程。在扬程低、水泵口径较小、管路较长时,可以大于0.25,反之小于0.25。在初选泵型时,水泵扬程可估算为:H=h净+h损=h净+0.25h净=1.25h净。

(4)底质改良设备:底质改良设备是一类用于池塘底部沉积物处理的机械设备,分为排水作业和不排水作业两大类型。排水作业机械主要有立式泥浆泵、水力挖塘机组、圆盘耙、碎土机、犁等;不排水作业机械主要有水下清淤机等。

池塘底质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仓库,池塘底质的理化反应直接影响到养殖池塘的水质和养殖鱼类的生长,一般应根据池塘沉积情况采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底质处理。

①立式泥浆泵:立式泥浆泵是一种利用单吸离心泵直接抽吸池底淤泥的清淤设备,主要用于疏浚池塘或挖方输土,还可用于浆状饲料、粪肥的汲送,具有搬运、安装方便,防堵塞效果好的特点。

②水力挖塘机组:水力挖塘机组是模拟自然界水流冲刷原理,借水力连续完成挖土、输土等工序的清淤设备。一般由泥浆泵、高压水枪、配电系统等组成。

水力挖塘机组具有构造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效率高、成本低、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池塘底泥清除、鱼池改造方面使用较多。

(5)水质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池塘水质的日常检测,水产养殖场一般应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水质检测设备有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以及在线检测控制设备等。

①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具有轻巧方便、便于携带的特点。适合于野外使用,可以连续分析测定池塘的一些水质理化指标,如溶氧、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

水产养殖场一般应配置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以便及时掌握池塘水质变化情况,为养殖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②在线监控系统:池塘水质检测控制系统一般由电化学分析探头、数据采集模块、组态软件配合分布集中控制的输入输出模块,以及增氧机、投饲机等组成。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可连续自动监测溶氧、温度、盐度、pH值、COD等参数。检测水样一般采用取样泵,通过管道传递给传感器检测。数据传输方式有无线和有线两种形式。水质数据通过集中控制的工控机进行信息分析和储存,信息显示采用液晶大屏幕显示检测点的水质实时数据情况。反馈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编制程序把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数据要求输入到控制系统内,控制系统通过电路控制增氧或投饲。

(6)起捕设备:起捕设备是用于池塘鱼类捕捞作业的设备,起捕设备具有节省劳动力、提高捕捞效率的特点。池塘起捕设备主要有网围起捕设备、移动起捕设备、诱捕设备、电捕鱼设备、超声波捕鱼设备等。目前,在池塘方面有所应用的主要是诱捕设备、移动起捕设备等。

(7)动力、运输设备:水产养殖场应配备必要的备用发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尤其在电力基础条件不好的地区,养殖场需要配备满足应激需要的发电设备,以应付电力短缺时的生产生活应激需要。水产养殖场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拖拉机、运输车辆等,以满足生产需要。

职业能力测试

1.简述水产养殖池塘养殖工程建设应满足养殖池塘的七大主要功能。

2.简述经济型池塘养殖模式、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生态节水型池塘养殖模式、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等四种类型的不同点,以及适用哪些鱼类养殖?

3.论述在养殖池选址修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