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 第三章 农业生活文化的开发(第二节 饮食文化的开发 1)

发布日期:2020-08-20 16:00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世界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林语堂《吾国吾民》一书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至乐。中国饮食早已走向世界。

饮食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内涵十分丰富,它至少包括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②行为层次,包括烹饪技艺、器具制作工艺、食物保藏运输方法等;③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餐饮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环节,是记住乡愁的一个重要载体。乡村民宿提供的餐饮应当为当地食材,且按当地的饮食方法进行烹饪,这样做出来的农家菜才能让游客产生“回到过去一样”的乡愁感受。

一、湘菜文化的弘扬

(一)传统名菜的开发

农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饮食与农业有密切联系。没有农业,饮食就成了无米之炊。多样的农产品结构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内地的菜肴品种,丰富了物质生活,饮食文化。尽管长期以来有北人嗜葱蒜、蜀湘嗜酸辣、粤人嗜淡食、江浙嗜糖食的习俗,但几千年来,汉民族基本形成了以谷物为主食,其他肉类、蔬菜瓜果为副食的饮食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饮食文化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完善。由于地方习俗、地理环境等差异,在漫长的传统饮食文化发展中,形成了人们所公认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和皖菜。其中的湘菜,以辣椒和熏腊食品为主流;与川菜之麻辣不同的是只辣不麻,口味浓厚刺激。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湘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官府湘菜代表菜品以组庵湘菜为代表,如组庵豆腐、组庵鱼翅等;民间湘菜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郴州鱼粉、东安鸡、金鱼戏莲、永州血鸭、腊味合蒸、姊妹团子、宁乡口味蛇、岳阳姜辣蛇、永州血鸭等。

湖南的湘菜以长沙菜为代表。湖南菜最大特色一是辣,二是腊。湘菜包括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湘江流域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湘菜的主要代表。其特色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注重鲜香、酸辣、软嫩,尤以煨菜和腊菜著称。洞庭湖区的菜以烹制河鲜和家禽家畜见长,特点是量大油厚,咸辣香软,以炖菜、烧菜出名。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风鸡,口味侧重于咸香酸辣,有浓厚的山乡风味。著名菜点有东安仔鸡、腊味合蒸、组庵鱼翅、冰糖湘莲、红椒腊牛肉、发丝牛百叶、火宫殿臭豆腐、吉首酸肉、换心蛋等。湘菜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其中的口味虾、水煮活鱼、剁椒鱼头、红烧肉、盐水鸭等都属于其中的名菜,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图 3.10 著名湘菜(剁椒鱼头)

图 3.10 著名湘菜(红烧肉)

图 3.10 著名湘菜(干锅茶树菇)

图 3.10 著名湘菜(农家小炒肉)

图 3.10 著名湘菜(外婆菜)

图 3.10 著名湘菜(香辣小龙虾)

湖南农产品特产丰富多彩,主要有湘莲、湘茶、油茶、辣椒、生姜、冬笋、香菇、苡米、猕猴桃、柑橘、湘黄鸡、溆浦鹅、宁乡猪、湖粉、湖南米粉等。而由农产品加工成的经典菜肴有组庵鱼翅、腊味合蒸、发丝牛百叶、红椒酿肉、五元神仙鸡、火宫殿臭豆腐、牛肉米粉、团馓、熏烤腊全席和巴陵鱼宴等。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科学性、艺术性(色泽搭配、造型)、人文性(菜名尽显诗书礼仪之意蕴以及设宴请客,入席时要以长幼、尊卑排座次,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体现传统饮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具有本地习俗和特色主题餐饮和住宿活动。如云南哈尼富有民族特色的长街古宴;湖南靖州、新晃侗族的筵宴,苗族的“拦路酒”等。具有当地农业主题特色的餐饮和住宿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要素,游人进行旅游行为的目的,不仅是观赏优美景色,更多的是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饮食和居住环境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域的生活特色的。如古田县在建设食用菌主题农业休闲园进程中,打造以百菇宴为主题的食用菌饮食文化的特色品牌。桂林中国银杏博览园以养生和生态为主线,建设银杏养生度假区,在冬季养生进补的最佳时节,根据景区的地域特点和自然条件推出以银杏为主题的系列养生活动,结合休养中心,让人们在静谧的环境中,除去喧嚣,回归本心,将身心皆融于自然,体会来自大自然的生命及活力,从而消减身心的疲惫,洗尽铅华,为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做好准备。

此外,乡村旅游活动可以通过举办农业嘉年华活动,开展类似美食品尝宣传的主题活动,以展示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生活。活动内容可根据当地村镇或农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

方式一:大致包括“大舞台”“丰收乐”“购物街”“美食坊”“欢乐谷”“奇品园”和“乐翻天”“文化长廊”等板块。主要涵盖展、娱、商、演、学、研等六方面内容。展:乡村小康建设和旅游农业成果展等;娱:开展农歌会竞赛,力争邀请地方电视栏目参与并播出;商:农产品展销、小额投资洽谈等;演:农村民俗文化表演等;学:介绍和帮助游客学养花、养草、养鱼、养宠物等;研:开展地区乡村旅游农业论坛、专业咨询等。

方式二:以“魅力乡村,快乐农业”为活动内涵,设置“大舞台”“农产品PK”“绝技食坊”“农家节令小吃”“农业奇品园”等板块,美食制作高手现场展示绝活,奇品园内更是有很多奇花异菜,令人开眼,游客能观看挂满水果等农产品的造型。农业嘉年华的亮点更突出,具体表现在:能看到的奇品更多、可购农产品更多、农家美食花样更多……配合果园的采摘品尝活动进行,如:杨梅、葡萄、红枣、桃李、草莓等体验系列活动。

方式三:举办“醉美农家乐之闻、品、尝、留”摄影大赛,参赛题材包括赏果、采果、美食、民宿,线上投稿投票评比,并进行颁奖。结合果园的采摘活动,每个周末举办乡村果品(草莓、杨梅、葡萄、蜜桃、柑橘、枣等)音乐节和果品鲜榨果汁、果酒体验活动。

(二)地方特色菜和民间菜肴的开发

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湘菜凭其独特的风味,名列全国八大菜系之一。湘菜以其油重色浓、主味突出,尤以酸、辣、香、鲜、腊见长。主要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组成。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山珍野味;湘东南为丘陵和盆地,农牧副渔发达;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称“鱼米之乡”。而湖南民间菜肴小吃众多,如各种辣椒菜和酸菜、臭豆腐、各式粽子、糍粑、擂茶等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都可称得上是别具一格。作为民俗旅游资源,这些民间饮食的制作程序与方法、食用方式礼仪等有时比食品本身更有旅游价值。

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因地理位置的关系,其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佐以辣椒的菜肴开胃爽口,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地方特色湘菜如湘东的酱辣椒鱼头、浏阳蒸菜、平江火焙鱼、长沙毛氏红烧肉、梅菜扣肉、干锅带皮蛇、口味虾、小炒黑山羊、宁乡口味蛇、油炸臭豆腐;湘北的洞庭银鱼、五彩鱼松、银针鸡汁鱼片、鸡茸回鱼肚、荷花鲜鱼香、冬笋鱼夹、冰糖湘莲、红椒酿肉,常德钵子菜系列(鳝鱼炖腊肉钵子、原汁泊鱼钵子等)、大块牛肉火锅、红曲鱼、魔芋烧鸭等;湘西武陵山区的湘西酸肉、湘西土匪猪肝、湘西侗乡腌鱼、湘西枞菌、武陵野山菌、吊锅腊三宝、仔姜鳝鱼、泥鳅穿豆腐、龙山干菜钵、龙山腊三蒸、花垣性肠、包谷酸炒回肠、凤凰苗家粉蒸肉;湘南的邵阳爆炒猪血丸子、新宁炒血鸭、武冈卤菜、新化三合汤、衡山素食、东安仔鸡、永州血鸭、道州鱼丸等都可作为金字招牌进行开发。针对不同地方的乡村旅游,应尽可能开发当地的特色菜肴,供游客品尝,以满足游客对当地特色菜肴品尝的要求。湖南地方特色蔬菜还有华容芥菜、“桥头河”蔬菜、祁东黄花菜、桃江竹笋、永丰辣酱、沅江芦笋、洞庭湖藕、江永香姜、宝庆龙牙百合、耒阳盐菖头、浏阳素菜等,都值得大力开发。味道是最能勾起游客乡愁情结的,经营者要用心做好自己的“味道”,让游客们多一份美味的记忆。

1.案例1:湘西保靖龙宫苗家酸鱼开坛节演绎“舌尖上的中国”

保靖县水田河镇白合村龙宫寨作为苗家酸鱼的发源地,有“苗家酸鱼龙宫出”的美好传说。龙宫寨的苗家酸鱼己成为当地特色美食。“龙宫苗家酸鱼”开坛节活动,有隆重的开坛仪式和丰富多彩的节目呈现给观众。整个活动设计分为巴代祈福开封、苗鼓表演、苗歌演唱苗家酸鱼传说等。活动将充分结合保靖县苗族地区原生态产品——“苗家酸鱼”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古老神秘故事,让广大游客、嘉宾体验不一样的民族文化盛宴。酸鱼开坛解封后,龙宫寨苗民开始民俗表演:击苗鼓,唱苗歌,舞狮子,武术表演,保靖黄金茶茶艺展示,苗画展示和度绒狂欢等,每一种表演都似乎在为观众诉说着一个苗族故事,带领观众走进苗家的岁月。

湖南省湘西农耕旅游产业的主要饮食型产品有特色饮食与特色小吃两大类;特色饮食包括乾州鸭子、蕨菜、山珍野味、罐罐菌、地衣、烟熏腊肉、酸菜汤、豆腐渣、龙山辣仔鸡、土家火锅、酸白菜、酸肉、苗家酸鱼等;特色小吃包括油粑粑、米线、炒松油菌、糯米粑粑、木豆腐、姜糖等。此外,美食方面,还有壮乡五色糯米饭、瑶山竹节盅、苗山香饭鸡、侗乡打油茶等。所谓风土人情要看特色,美食既要色、香、味、形俱佳,又要看材料和包装。湘西地区发展乡村农业文化旅游,可以根据节日风俗及美食的特点,对美食适当进行艺术设计、包装,把优良的传统艺术用现代人的思维、审美方式重新进行设计包装,让其散发独特的气息。

图 3.11 苗家酸鱼开坛节(a)

图 3.11 苗家酸鱼开坛节(b)

图 3.11 苗家酸鱼开坛节(c)

图 3.11 苗家酸鱼开坛节(d)

图 3.11 苗家酸鱼开坛节(e)

图 3.11 苗家酸鱼开坛节(f)

图 3.12 苗家酸鱼开坛节后的表演(a)

图 3.12 苗家酸鱼开坛节后的表演(b)

图 3.12 苗家酸鱼开坛节后的表演(c)

2.案例2:岳阳“巴陵全鱼席”,秀色可餐,回味无穷

岳阳在古时候被称为巴陵,在岳阳这块土地上,不仅风景秀丽,气候温和,而且岳阳洞庭湖的水面宽阔,盛产各种鱼类。在唐代,一代大诗人李商隐就有诗云:“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读zēng,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自古以来,岳阳的菜肴就以鱼而久负盛名。曾有人曰:“洞庭天下水,巴陵天下鱼。”其中岳阳的“巴陵全鱼席”更是名扬四海。

岳阳鱼文化源远流长,是当地乡村农业文化旅游最重要的抓手。岳阳的“巴陵全鱼席”。上的所有菜点,全部都是用鲜鱼为原料精心烹制而成,其烹制的技艺主要是体现在色、香、味、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整个全鱼席所采用的鱼类共有27种,有桂花鱼、红鲤鱼、水鱼、乌龟灯等小水产,一般全鱼席菜肴最少有12道菜肴,最多则有32道菜肴,不管是小碟还是主菜和点心,全部都是鱼。在岳阳全鱼席中,清蒸全水鱼(岳阳有的地方也叫甲鱼)不仅味道鲜美、汤汁清而鱼肉嫩,具有滋阴补肾的功能,而且整条鱼的形态非常完整,色泽不会出现改变。全水鱼端上桌时,其鱼头伸出,四肢平展,栩栩如生,被称为全鱼席上的头菜。其中还有一道君山银针鱼片是采用君山银针茶、洞庭荷叶烹制而成的,其造型美观,芳香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三)乡村绿色生态菜肴的开发

乡村农业文化旅游强调生态环境的原真、生态饮食的原味、生活环境的原本。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主体——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种源于自然的“无污染食品”。因此,生态农业旅游应该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传统农业的生产与现代技术结合,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生产出游客喜爱和放心的无污染农产品。搞好和实现农业清洁生产,首先应做到适量、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做到科学施肥,推广配方施肥,施用微生物肥料,以减少对化肥的需用量。其次,使用清洁、无公害的农药品种和施用技术;技术上应科学、合理、安全施用农药,使用无公害农药,开展生物防治。第三,使用可降解的农业地膜、秸秆还田。第四,全过程防止禽畜养殖废弃物污染,做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做好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进行生态养殖。例如果园养猪模式,猪粪尿分离后,一方面,猪粪可以发酵生产有机肥,另一方面,猪尿经过沉淀后,可以作为果园的肥料。第五,加强对灌溉的管理。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禁止使用污水灌溉。第六,保证农产品收获加工的清洁。树立标准化加工的意识,设备的标准化和清洁化,加工技术和管理的标准化。此外,大型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可申请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大型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要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完善信息化查询,建立视频监控管理,申请农产品质量认证等(农产品质量认证的目的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是具有认证资格的机构对农产品相关的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或标准的评定。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4种类型,简称“三品一标”)。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应该充分利用传统生产方式、传统作物和禽畜品种,用“土”法生产出土特产品,或直接取自原生态环境中的天然野蔬,这才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乡村餐饮的特色是体现农家菜的“绿色原味”。餐饮业作为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及吸引顾客的魅力大小,对乡村旅游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乡村旅游餐饮一定要具备原汁原味、绿色健康、特色经营以及干净卫生等特点。乡村食品应符合绿色、朴实、鲜美、营养、价廉的要求,充分发挥本地乡野原料“野、绿、鲜”的优势。一是重视菜肴的新鲜度:用植物未成熟的果实、根、茎、叶入菜,口感鲜嫩,色泽翠绿,如青豆米、青苞谷、青菜头、青蒜苗、青豌豆、小瓜尖、豌豆尖等。二是重视野生菌系列产品的开发:在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的地区,如美味牛肝菌、野生寒菌、羊肚菌、林地蘑菇、地木耳、草菇、鸡油菌、鸡纵菌、黑木耳等开发系列的美味佳肴。三是重视野生蔬菜系列产品的开发,如马齿苋、鱼腥草、野苋菜、水芹菜、蒲公英、车前草、荠菜、藜蒿、蕨菜等野菜系列;特别是村民们自家腌制的野蔬、蜜饯、果脯和果酱等。当然,野葱、洋姜、麻壳笋、荠菜和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菜也是城里人的最爱。四是重视花卉菜肴的开发,即野生或庭园花卉入馔。随着鲜花市场发展迅速,每到春天鲜花盛开,很多庭园花卉也被开发为桌上佳肴,如小炒梔子花、茉莉花炖鸡蛋、夜来香炒鸡丁、酿百合花、玫瑰米糕、雕梅扣肉、软炸玉兰花、套炸瓜花、清炒南瓜花等。五是重视食用昆虫菜肴的开发,如湘西人对炸马蜂幼虫感兴趣。由于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蛋白纤维少、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数高、适于工厂化生产、资源丰富等特点,成为理想的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

经典案例:湖南湘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乡村农业文化旅游;弓|领生态时尚潮流,重塑健康食品印象。其湘都生态农业园以“绿色庄园,生态产业,健康生活”为理念,致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链条,优化生产环境,提升文化建设;打造“农业高效,农民致富,农村精美”的综合示范品牌。产品产业有机结合,基地餐桌无缝对接。该公司建设运营的具体做法:一是完善产业链,从种菜、制菜、运菜、贩菜、炒菜五个环节,诠释生态食材由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二是强化安全链,园区从良地、良水、良肥、良法、良制五个要素,打造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是提升价值链,以农地增值、农房创收、农村旅游、农业高效、农民致富五个关键,使产品、产业价值全面彰显。湖南湘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典范企业,湘都生态农业园是湖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湖南湘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经营,发展农村旅游;以农业、农村为基础,开发观光旅游、运动健身、水上娱乐、农事体验、农耕文化、科普教育、会务培训、养老度假、亲子娱乐、户外拓展等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发展休闲农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四)利用物候和节气的变化开发养生菜肴

我国先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利用物候和节气的变化,通过察物候与观天象的方式,确定农时,形成了包括物候知识和节气概念的农历,逐步总结了一套系统指导农业生产的经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人们还按照节气养生,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在不同的节气,有着不同的饮食习俗。“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都市人群关于一餐饭的回忆,是当下乡村旅游的重要宣传噱头。在一些重要的节气时间,人们喜欢外出踏青游玩;迎合城市居民对乡村文化旅游的兴致,在特殊的节气安排特殊的美食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能引起游客的共鸣。作为乡村旅游探索发展过程中的一小部分,怎样提炼出农耕民俗节气中的中国式养生学的生活观念,亦是未来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突破点。融合了传统二十四节气饮食习惯的“吃”,在乡村文化旅游餐饮文化安排设计中,应该是科学合理的,且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应时美食。

例如,不同的节气具有不同的饮食调节方法。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餐饮可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中药材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应少食油腻之物,可多选用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食材作为餐饮材料,同时向游客宣传介绍相关知识。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即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饮食调摄方面,注意适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需减少甜食,多食瓜果蔬菜。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此外,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炒、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以满足顾客需求。谷雨:南方地区谷雨时节有采茶食香椿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与春节、中秋,并称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节日所处的节气靠近夏至,其习俗活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采药祛病、驱毒避邪;祭屈原追思先哲的含义,为全国性民俗大节,以吃粽子、吃蒜头等多种民间食品。小暑时节开始热,减衣身上轻;在饮食调节上多吃豆制品种,各种蔬菜,少吃冷饮。例如,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因“藕”同合,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为清廉高洁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适合夏天食用。吃藕具有清热凉血、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血散瘀等功效。大暑表示天气酷热,大暑养生吃准山清热祛湿。在炎热的大暑季节,人们容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大暑时养生保健要除湿,最好吃冬瓜、苡米、茯苓、山药(又名淮山)等食物。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小雪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冬至:“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南方有吃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现在的人,更倾向于吃顿大餐。冬至时节,可多吃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食品,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糖类物质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大寒:该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经常有吃腊肉、腊肠等习俗。总之,在饮食文化生活方面,各地乡村文化旅游,应根据节气合理调节安排;养生菜肴的开发还应与当地的特色食品相结合,推出新颖的菜名,打特色品牌,同时,饮食要根据不同人群区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在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作者:陈灿 黄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