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工作实务》 | 第六章 以党建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2)

发布日期:2020-09-14 18:38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二、立足现代农业,统筹发展第一、二、三产业

发展农村经济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是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农村经济落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也是中国国情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发展农村经济不仅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立足现代农业统筹发展三大产业。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科技农业,是以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的综合投人为基础,以现代物质条件、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与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进行管理的“大农业”,贯穿了一、二、三产业。既然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需要工业服务和第三产业服务,创造一个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就异常重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支撑,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构建农业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优化提升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链比较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组织村民大力推进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桑蚕、食用菌、罗非鱼、肉牛肉羊、生猪十大种养产业和速生丰产用材林产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龙头集群,引领和带动其他产业竞相跟进,共同发展。着力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人农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和扩大服务业,树立大农业的理念,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改进要通过加快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向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构建新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着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集中打造主导品牌,提升农产品优质率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和创意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创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和带动模式,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园、现代农业体验园、现代农业科技园、蔬菜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继续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建立产学研联合、农科教统筹新机制,提高优良品种研发能力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进一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科技、人才下乡,鼓励院校及科研单位到农村建立一批粮油、榨菜、蚕桑、畜牧、蔬菜等高产示范基地,发展科技示范户。加大农业研发投入,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1.加快农村第一产业的升级步伐,提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农村第一产业属于人口制约型产业,农业人口密度大,单位土地面积承载的农业人口压力过高,造成农村隐性和显性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而西部地区农村第一产业则属于资源制约型产业,一是水资源匮乏,二是土地资源贫瘠,尤其是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作为农牧业主要生产要素的耕地和草场面积逐年减少,单位土地面积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难以保障,农牧业生产资源短缺压力较大,而农业人口的增长也加重了这种压力。由于我国农村生产主要是大量家庭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个体小农经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从政策、科技、装备和科技人才等方面予以有力支持,从根本上转变农、牧业生产的增长方式,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种、养殖技术的发展,促进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农牧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并使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第二、三产业有序流动和转移,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求相结合,为各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2.加快农村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制定和引导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我国农村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种类型的产业,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绝大部分,且大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东部地区在人才、资本以及技术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储备,市场运作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各类市场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已经具备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外部条件,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逐步攀升,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对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压力,进而促使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了迫切要求技术升级的内部动力。为了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应作必要的调整。一是对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使其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将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边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不应是简单的搬家,而应是以产业技术创新的形式转移,形成农村第二产业由东到西梯次分布的雁阵经济模型结构,以有效地带动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技术装备要求低,手工劳动比重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强,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比较而言,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并逐渐转变为边际产业,而在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及原材料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市场空间巨大,除了有国际市场和东部地区市场外,中西部地区本地的市场需求也相当可观。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都是低附加值产品,价格便宜,且大都是家庭生活消费的必需品,从拉动内需上来说,中西部地区农村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的市场空间更大,因为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收人水平较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稳定和提高农牧民的收入预期,增强农民的消费意愿,进而使农村消费需求得到充分的释放。在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同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拓展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既可以实现产业发展的持续和高效,也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大量新的岗位,同时,还可减轻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的不景气对当地经济和就业带来的冲击和压力。

3.改善外部环境、调整内部结构,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较低,其劳动生产率几乎与农村第一产业处在同一水平上,制约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其主要原因,一是在外部环境上各类市场还未完全建立,市场运作机制还不健全,市场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农村城市化进程仍然较慢;二是在内部结构.上重流通、轻服务,致使流通与服务发展不平衡,相互牵制,阻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使农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或改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建立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商品集散地。其次,在小城镇建立相应的各类市场及市场服务体系,并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吸纳小城镇附近的农牧民向小城镇转移。这里的转移有两层意思,一是就业转移,即由农村第一产业转移到农村第二、三产业;二是非就业转移,居住地转移,这部分人或者是退休养老,或者是仍然从事农村第一产业,却可享受城市化的相关服务。这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进而推进服务与流通两大领域的快速、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城乡市场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这对农村经济及各类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内部行业方面,除继续发展传统服务行业外,还应发展为农村第一、二产业提供服务的专业服务行业和为城乡公民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行业;也可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先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这样可强劲地拉动农村第三产业内部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拓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扩大农村第三产业的产业规模,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统筹农村现代农业和三大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和协调。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要按照有利于开展党内活动、有利于领导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原则,把农村基层党员划分为产业党小组,在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化组织中重新建立党组织,以村党组织为中介,把这些企业和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企业支部”的形式。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结合起来,提高合作化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

(作者:陈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