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工作实务》 | 第五章 村党支部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发布日期:2020-09-03 15:29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一、党的群众观点

所谓群众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观点永远不能忘,不能丟,忘不得,丟不得!

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等。

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

2.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在全党形成坚决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良好风尚。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不可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因而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当人民的勤务员,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平等待人,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来自人民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绝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代一代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同时要始终自觉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监督,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5.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

李瑞环同志曾说过,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农村群众观点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对农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农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根本的原则问题和立场问题。一句话说得好,“你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才有你”。事实上你只有对百姓有情,百姓才会对你有义;你只有处处为群众着想,群众才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你。我们党将党与群众的关系总结为“八种关系”:鱼与水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血与肉的关系,血肉不能分离;舟与水的关系,水载舟亦能覆舟;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没有土地的种子不能生长发育;末与根的关系,人民是根,我们是末;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拜人民为师;儿女与父母的关系,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仆与主的关系,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我们的主人;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综观我们党的历史,什么时候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能赢得群众支持,党的事业就兴旺;反之,脱离群众,失去群众支持,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广大农村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牢牢树立群众第一的观点,坚持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将“刁民”从自己的思想和语言中彻底祛除,将群众观点深入到骨子里,融化到血液中,将群众真正装在心里,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内心把老百姓当英雄来敬畏、当先生来请教、当主人来尊重、当亲人来对待,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向对待我们自己父母亲那样对待群众,放下架子、放低姿态,敬民如天、尊民如父、爱民如子。要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倾听农民群众呼声,关心农民群众疾苦,代表农民群众利益,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与群众结对帮扶,结亲戚,始终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群众同一根扁担抬粮,同一个水瓢喝水,同一个烟袋抽烟,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一定不能自视优越于农民群众,高明于农民群众,特殊于农民群众。

中国是“三农”中国,群众工作的重点在农村,群众工作的主体对象就是农民。农村坚持群众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对村民的态度和同村民的关系问题,说白了就是当干部心里要想着村民。有事无事想着村民,大事要事想着村民,急事难事想着村民,好事乐事想着村民。多想农民冷暖,少想个人得失,多办实事好事,少讲虚话大话。农村坚持群众观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基本准则,坚持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作为“从群众中来”的共产党员,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只有时时“回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只有始终和农民群众站在一起,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以心换心,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二、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条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一条铁的政治纪律,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当前,在农村党员干部中,仍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服务群众方面的弊端:总有少数农村党员干部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清楚得很,耳熟能详,甚至烂熟于心,“讲”得非常好,“说”得很到位,只是挂在口头,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体验和感受,没有真正在思想深处扎根,并没有做到真讲、真信、真遵守、真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脱离农民群众,嘴上讲群众路线,思想上没有群众观念,行为只讲个人意识,不讲群众路线,不愿意深入做群众工作,感觉做农村工作难,做群众工作更难。总有少数党员干部上面怎样要求,就怎样要求下面。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不能率先垂范,存在工作上不作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情况。两个“总有”带来的是群众怀疑,干部疑惑,损害的是群众利益,破坏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削弱的是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失掉的更是民心。

对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很多群众形象地说:交通便利了,干部离群众反而更远了;通信发达了,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反而更难了;干部文化水平高了,群众工作水平反而降低了。在少数农村党员中出现了“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的现象,出现了有的村干部找领导比较多,找农民比较少,找有权的部门比较多,找缺钱的困难户比较少,找外地客商比较多,找本地上访户比较少的现象。一些人认为做群众工作是“巴掌大的权力,天大的责任”,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有的村干部更是感叹,村干部就像消防员,哪里出现火情哪里赶,甚至出现按住葫芦漂起瓢,手忙脚乱穷于应付的现象,认为现在的农民越来越现实,越来越“难缠”,抱怨工作不好做,越来越难做,出力不讨好,群众不支持,“心没少操,劲没少费,群众还是不满意”,“硬了不是,软了不是,夹在中间干受气”,甚至流露出怨群众难管的情绪。少数农村党员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束手无策,无所适从,驾驭不住局势,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遇到难题绕着走,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或者拖着不干,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群众前门来,领导后门溜,群众烦心事,一躲了之;怕暴露问题,影响升迁,掩盖矛盾蒙混过关;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对群众的诉求推来推去、转来转去,让群众跑来跑去。农民群众对村支两委的付出越来越不“买账”了,村民对于党员干部的说服越来越不理解了,不屑、不愿、不会、不想、不敢、不去做群众工作的更是大有人在。

同时,当前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急需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着疏远的倾向,极少数地区还比较紧张。农村党群之间思想隔阂不断加深,党群摩擦与冲突增多,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和复杂,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威信明显下降,向心力减弱,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和作用受到挑战。过去是“大队书记一声吼,村民都得跟着走”,现在是“村支部书记吼三吼,村民连瞅都不瞅”。不同农村社会群体群众对党的感情差异较大,农村党群关系由感情认同向利益认同转变。过去农村群众称“我们党”“我们政府”,现在一开口就说“你们共产党”“你们政府”,农村有的困难群众对党存在不满甚至对立情绪,个别群众对某些党员干部反感甚至有仇视心理。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出现了部分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群众也“不知道干部在做些什么”,干部感叹“现在的群众越来越不听话了”,群众抱怨村干部没有真正用心思为农民服务,抱怨“现在的干部越来越不像话了”等现象。党群关系恶化,大则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小则引发群体性事件,把本该如鱼水般融洽的党群关系搞得紧张对立,进而形成群众工作“不敢做、不想做、不会做”的恶性循环。

作者:陈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