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群众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社会和谐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实践充分证明,哪个地方群众工作扎实,哪个地方出现的问题就少;哪个地方群众工作薄弱,哪个地方积累的矛盾就多。村干部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群众工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的群众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维护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不仅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而且也关系到党能否顺利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农村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一)加强农村群众工作,是夯实执政基础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生命工程”,是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农村。农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在农村的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根本性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是使党真正做到执政为民的重要途径,它关系到能不能带领广大农村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决策和要求上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关系着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的强弱,关系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巩固性,关系农村党群关系的密切度,关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着党的事业成败。
做好农村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既巩固了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又实现了党的领导与维护群众权益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稳固农村基层政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农村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也在农村。群众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目的是凝心聚力,关键是协调利益,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影响着干群关系,涉及到社会和谐。“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社会和谐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农民的日子过好了,素质提高了,广大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广大农村的和谐,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不能忽视农村。当前,农村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农村长期积淀下来的不少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梳理和解决,农村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有的地方还十分突出。有的村民在诉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只讲民主不讲法制”“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更有极少数人还产生了“以闹维权”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不良思想,甚至有个别人采用过激乃至违法方式进行利益诉求,给农村群众工作增加了难度,为农村社会和谐埋”下了不稳定的隐患。
做好农村群众工作,加强党员与村民之间的协调、沟通,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和处理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摆正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不留隐患,不留尾巴,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严格执行惠农惠民补贴,减轻农民负担、“一事一议”等奖补政策,坚决制止贪占、截留、挪用上级下拨的各种补贴、资金,做到不越轨、不碰“线”、不打折扣。对违规违纪现象坚持查处,严肃处理,绝不允许侵占农民利益的事情发生;以“拧螺丝”“钉钉子”精神,以让群众得实惠、助农村更和谐的方式,从农村基层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一个一个来解决,一件一件来落实,及早化解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使农村党员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调解员”,成为党群关系良性互动、牢牢拧紧的“螺丝钉”,把群众工作贯穿到农村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通过做实群众工作来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农村群众工作,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需要
俗话说,农村稳,则天下安。邓小平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在新形势下,农村的深层次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多样,不稳定、不和谐、不平衡因素增多,农村矛盾激化产生的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民间纠纷及引起的伤害案件、农村留守人群逐步成为问题人群等问题,给农村的发展带来挑战。
做好农村群众工作,要充分发挥村干部贴近群众、贴近农村的优势,抓住影响稳定大局的“敏感点”,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把来访人员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反映的事当“家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对待,不推、不拖、不回避,对合理、合情、合法的尽一切努力依法加以解决、消除隐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定期、不定期对农村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梳理和及时化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疏导、听证、司法调解等多种手段对突出问题予以妥善和及时有效的化解,及时发现可能侵害群众权益的隐患,及时作出妥善处理,防止发生侵害群众权益的事件,避免矛盾纠纷扩大升级,确保矛盾纠纷不积累、不膨胀、不激化、不转移;探索并组建守护平安的民间组织“维稳服务队”,扎实做好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严厉打击各种涉黑、涉恶违法行为,专项治理农村中存在的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消除社会管理的盲区和空白,切实把社会治安控制在群众可以承受的常态水平之内,增强村民的安全感;想方设法帮助农民解决低保医保、劳动就业、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农副产品销售、宅基地报批等具体问题,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战,切实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对困难户、失地农村、病残户给予特殊关爱,让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通过走实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好农村稳定。
四、农村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
宣传教育群众,尊重依靠群众,组织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任务。具体地讲,农村群众工作有六项任务:
(一)发动群众,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
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是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再好的工作离开了群众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农村很多工作光靠村干部还不行,关键还得把群众发动起来,引导发动群众形成合力,推动各项工作。农村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保障农民群众各项权益,放手发动群众,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激发内生动力;如果把群众动员起来,则力量是无穷的,靠发动群众去团结群众,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就能创造奇迹,干成大事业。
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是完成党的任务的前提条件。只有使群众了解党的主张,才能使群众自觉地把党的主张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农村党员干部必须把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作为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宣传党的主张,要做到及时、准确和全面,要把党的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原原本本地告诉群众,绝不允许断章取义、各取所需;通过耐心贴心倾心的宣传,让群众听得到听得进听得懂;通过更生动更具体的宣传,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党的主张、党的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让农民看得见信得过学得上。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追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党的方针政策与群众意愿的趋同中不断密切党群关系。把正确的主张、政府的意图、所做的工作向农民讲清楚,把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把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群众讲清楚,把政策要求和具体内容向群众讲清楚,把有关法律规定向群众讲清楚,把对群众利益的安排向群众讲清楚。讲得农民思想通了,让群众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心动了情动了手动了,就会更好行动起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措施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党的主张和农民群众意愿的高度一致性。对于群众一时还不能接受或一时还不清楚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不能对群众的意见充耳不闻。
(二)教育群众,帮助群众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
教育农民群众是我们党群众工作中的经常性工作,农民富不仅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乡村美不仅要环境美也要心灵美。衡量一个村的工作,不仅要看这个村的经济是否发展了,还要看这个村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集体主,义观念和整体综合素质是否提高或增强了。在通常情况下,群众对某项工作热情不高,有抵触畏难情绪,总是有一定原因的,而原因又往往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领域、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群众的思想问题更多、更复杂,脱贫致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挣钱富袋子,学习富脑子。这就要求农村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举办学习班、培训班辅导,乡村大喇叭专题解读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教育工作,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把个人的理想融人到集体奋斗目标之中,把个人的奋斗融人到集体发展之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强农惠农富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政策和规刘措施,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农民的社会主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农民群众对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确保农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实施农村道德建设工程,更加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把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要求落实到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要求贯穿到农村各行各业:工作之中,把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要求体现在农民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引导他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让农民的精神生活富足起来、心情愉悦起来、家庭邻里关系融洽起来;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在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农民技能上下功夫,大力鼓励和整合培训资源开办农民讲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和农业科技直通车、宣传栏、明白纸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大规模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讲解农业实用技术、科技致富能力、城市务工的职业技能,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和高产高效种养、防灾减灾、节本增效、节水灌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技术培训,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较高文化水平、有较强创业愿望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开展创业培训,增强农民的科技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农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引导农民相信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大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促使农民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为促进农民长效增收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陈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