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了谁”,最本质的问题是“依靠谁”,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行”,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做”。践行群众路线,做好新时期农村群众工作,实质就是做农民的工作、做农民人心的工作、做为农民服务的工作,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宗旨观念,真心对待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
真心比黄金更宝贵,真情比实物更重要。“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群众工作不是能力问题,不是水平问题,不是文凭问题,不是级别问题,最核心最关键的是感情问题。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就看你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一个对群众没有感情的干部,绝不是好干部,也绝不可能做好工作。懂得了群众为什么而苦,也就明白了自己该如何为群众祛苦;懂得了群众因何而欢乐,也就明白了自己该如何让群众拥有更多的欢乐。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农村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我党的最大优势在于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无心无意、三心二意或假心假意,要放下“官架子”,进得了村头,挽起“裤腿子”,下得了田头,脱掉“新靴子”,坐得了炕头,掏出“心窝子”,暖得了心头,从心底里把自己与农民的喜怒哀乐紧紧联系在一起,多做“得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工作。要带着感情,以心交心,饱含深情地做农村工作,像对待爷爷奶奶一样关心空巢老人,像对待儿子、孙子一样关心留守儿童,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关心农民工,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库区移民;要对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要有敬畏心;对五保户、低保户、伤残户、遭灾户、鳏寡户要有关爱心;对告状户、钉子户、扯皮户要有宽容心。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接触,多用群众“土话”交流,与农民群众多“套近乎”,听群众拉家常、诉苦衷,向群众掏心窝、递真情,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愿望。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把群众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人民群众的好恶作为评价自己工作得失的首要标准,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要关心老五户(五保户、困难户、伤残户、遭灾户、鳏寡户)和新的“三留守”人员(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生活问题,从而在“听民声”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察民情”中把握群众的需求,在“知民意”中找准工作的漏洞,在“解民忧”中树立形象,真正把群众路线装到心里,保持感恩之心来对待群众,深怀愧疚之心来回报群众,最终实现党心与民心的交融。
2.转变工作方法,真心依靠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
有的农村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态度生硬、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遇到问题或矛盾通常以暴力方式来解决,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使用群众的语言,喜欢命令式强迫群众服从,不考虑群众感受,主动为农民服务不够,不善于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教育群众,不善于运用说服、示范、引导、激励的方法开展工作,有时甚至站在与农民对立的位置上考虑和处理问题,没有把自己融进为群众服务中,不热心为群众办事,服务群众上不到位,甚至有的拉帮结派,搞家族势力,服务效率低、质量差,引起群众的不满,造成民怨载道,群众意见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因此,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基本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让群众来参与、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唱主角,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指挥农民干这干那的做法,转变到为农民服务上来,从过去的行政命令为主转变到善于同农民商量办事,用示范的办法拉动工作上来,学会运用示范引导的方法和耐心教育的方法推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智慧集中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才能俯下身子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用一片真情服务群众,千方百计带民富,充实群众“钱袋子”,千言万语化民怨,疏导群众“气筒子”,千辛万苦解民难,温暖群众“心窝子”,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自觉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3.维护群众利益,真情奉献群众,做群众的服务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村干部的职责是为农民服务。现在,有时我们认为工作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但群众为什么不满意?有些工作在我们看来好像很有必要,但为什么人民群众不欢迎?有些问题,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为什么群众就不理解?“从来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群众最有智慧,群众的眼睛最雪亮,群众的看法最公正。一个村干部,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直接。只会耍嘴皮,不会干实事,老百姓不买账;热衷形象工程,群众的急难愁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老百姓不欢迎;只顾眼前利益,牺牲子孙后代,老百姓不满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之事无小事,群众之事不小视,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群众的大事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具体事,凡是涉及农民群众实际利益的事情,再小也要尽力办;凡是对群众有利、能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事,即使再琐碎,也要不厌其烦地做好。农村党员干部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生活在群众之中,应该通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的道理,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光荣传统,应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善于从小事着眼、细处入手,紧紧抓住农民这个最大的主体,从解决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作点点滴滴的具体行动。事事想在前头,有事跟群众商量,到群众有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扎扎实实既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又为群众办小事、解难事,努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家门口,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切切实实解民困、化民忧,不把好事办砸,不把好事办得让群众骂娘。为农民办实事,村干部要时刻问问自己:村民要我办什么?我能为村民办什么?我为村民办成了什么?通过办实事好事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各项为民、利民之事落到实处,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群众欢迎的实事,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走好群众路线,做党的群众路线的真正践行者,使党的关心关注走进群众心里,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利益,让农民群众在看得见的变化中更加相信党,在摸得着的实惠中更加依靠党,让农民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日子越过越好,让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兑现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群众感到我们党“行为人民所信,利为人民所谋”,实现“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目标。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党支部必须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教育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忠实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实现党提出的各项任务。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2)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3)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汲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5)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作者:陈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