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工作实务》 | 第二章 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四节 农村党员服务工作

发布日期:2020-08-11 11:49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员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基层党支部要“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问题为重点,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生活上关爱、物质上帮扶、创业上扶持等措施,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所难、帮党员所需,把帮扶救助困难党员落到实处,进一步增进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激发广大党员热爱党、忠于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热情,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一、从思想上关心党员

加强与党员的谈心交流,随时掌握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党员之间要相互谈心,党支部干部每年要定期找普通党员谈心谈话。在党员遇到重大问题或重大困难时,党支部干部要及时找其谈心。在谈心谈话的基础上,本着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党员的原则,以党支部为单位,定期分析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帮助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从工作上关心党员

(1)把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作为关心帮助党员的重要内容,鼓励党员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党支部应加强对党员的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等培训,鼓励党员参加继续教育。对经组织同意、因工作需要参加自费脱产或在职培训的党员,政策上给予支持、时间上给予保证,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经费上适当补助。

(2)加强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机构的协调和沟通,为就业困难的党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培训、就业信息等服务。农村党支部应当协调督促财税、工商、民政、劳动保障、农业等有关部门,共同创建一个服务党员、关怀党员的工作平台,从服务社会大局的高度,从多方面拓宽失业党员就业门路,帮助其就业,然后通过其自身的工作和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发展事业。

三、从生活上关心党员

(1)通过地方财政拨付、党费补助、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生产生活困难党员帮扶资金,切实解决帮扶困难党员的经费来源问题。

(2)建立生产生活困难党员情况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于确有实际困难的党员,其所在农村党支部或者上级党组织要定期走访慰问,给予适当帮助并鼓励党员之间开展互助。

(3)鼓励党员之间开展互助,落实部门挂钩困难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困难党员、党员与困难党员结对子等措施,帮助困难党员发展致富。应当在党组织中广泛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党员行动,提供长期援助。

(4)通过开展贫困党员援助活动,创建党组织服务党员、关怀党员的工作平台,让年老体弱和身体病残的党员以及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能够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救助而不致陷入生活绝境。

四、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尊重基层广大党员的权益和需要,通过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坚持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并重,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激励、关心、帮助基层干部、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团结凝聚党员的坚强战斗堡垒。

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必须处理好激励、关怀、帮扶党员与保障党员权利的关系。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就要保证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关怀党员与关怀普通群众的关系,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始终把帮助生活困难群众放在第一位,在党员利益和群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优先照顾普通群众,不与民争利。三是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应把政治,上的关怀放在首位,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坚持发挥党支部的主导作用。应牢固树立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党支部服务、党支部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三个服务”工作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党员的新期待。

1.健全党内激励机制

健全党内激励机制,就是要更加充分地保障广大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是要健全党内表彰制度,表彰优秀党员,使党员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党组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为党和农村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能够在党内营造弘扬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热爱党、忠于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热情和动力,激励更多党员更加积极地为党和村民工作。

在工作实践中,首先要保障党员权利激励。认真落实党章规定的党员八项权利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和使用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公开,保障和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认真落实党内民主选举、民主评议、党员评议干部、党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增强广大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党支部要每年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向党员征求贯彻党员八项权利和义务的意见。

其次,要授予荣誉称号激励。通过党员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表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党员,发挥党员榜样的激励作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党组织每年结合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做好本级党组织的评优表彰工作,激发党员的进取意识,使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每年评选2—3名优秀党员。

再次,要给予物质奖励激励。对工作突出、成绩优异、贡献较大的党员,除了着重从精神上予以奖励、授予荣誉称号外,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每年奖励2- 3名优秀党员。

然后,要提供政治待遇激励。坚持让党员大事先知道、培训先参加、意见先征求。把优秀党员作为优先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条件,增强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将优秀党员、业务骨干提拔到领导岗位。

最后,坚持情感激励。通过开展谈心交心、为困难党员送温暖等活动,增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感情。开展“三服务”和服务承诺活动、“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和设岗定责活动。在职党员中开展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参加社区活动和开展联系帮扶弱势群体活动,搭建起党员进步、发挥作用的平台。每年至少开展党员谈心活动一次以上,帮助贫困党员走出困境,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决心。

2.健全党内关怀机制

农村党支部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就是要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

第一,完善谈心谈话制度,为帮扶对象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做帮扶.对象的贴心人。结合重要节日主动,上门走访慰问,与帮扶对象交流谈心,注重对党员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对广大党员存在的思想困惑、工作困惑、生活困境及时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积极引导调整心态,排解压力,稳定情绪,坚定生产生活信心;同时,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困难党员,重在思想引导,要采取正面引导、集体谈心、典型激励等手段,帮助他们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陈旧思想,克服思想障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增强他们的党员意识、先锋意识。

第二,要做好党员服务工作,使广大流动党员四海有家。

第三,要依法维护党员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党员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党支部要予以关怀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党支部要在法律、政策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四,要完善党内慰问制度,使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生活困难党员等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最需要帮助的困难党员身边。

第五,根据农村风俗习惯探索健全党员临终送行制度。根据党支部动态掌握的情况,时刻关注病重的老党员,对亡故的党员,党支部要及时派人送去花圈,协助家属做好善后事宜,对党员做到“临终有人送”。

作者:陈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