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剪彩催春
立春日的迎春活动还有挂春幡。早在汉代,在立春日京都百官就要穿青衣,郡国县官员都戴青色头巾,清早就要立青幡(青色旗帜)在门外迎春。除了在院子里立青幡之外,从汉代开始,人们还剪裁小的青幡,戴在头上。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南北朝时期,人们还剪出象征着春天的燕子来佩戴,在门上张贴“宜春”二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记载,北朝妇人“立春进春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衔之,或为虾蟆”。据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到了隋代,公卿之家更是重视立春之日,大家用珠翠金银制作各种幡胜,佩戴赠送。唐宋时,皇帝还会在立春日赐给官员幡胜或彩花树。据宋代《武林旧事》载,当时赐百官春幡胜,赐给宰相亲王的是用金银箔剪制的幡胜,赐给其他官员的是用金裹银及罗帛剪成的春幡。受赐之官员将春幡胜垂之于幞头之左,入朝拜谢就佩戴着御赐的幡胜回家,以示丰稔之兆。
唐代还出现寓意吉祥的“春鸡”形象,宋代则又有春花春柳。正如南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云:“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北宋黄庭坚亦有诗云:“邻娃似与春争道,酥滴花枝彩剪幡。”人们在头上戴起这些美丽的幡胜,满怀着美好的心愿迎接春的到来。
作者:江玉祥 牛会娟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