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杜仲
【别名】扯丝皮、丝棉皮。
【拉丁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分类地位】杜仲科,杜仲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0~20m。树皮灰褐色,粗糙,树皮内含杜仲胶,折断拉开时,能形成大量白色细丝。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7cm,宽3.5~6.5cm,边缘有锯齿,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先端长渐尖;叶柄长1~2cm,具疏生长柔毛;叶片撕裂时有白色细丝相连。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无花被;雄花有雄蕊6~10枚,花药条形,花丝极短;雌花具短柄,子房狭长,柱头二叉状。翅果长椭圆形,先端2裂,栗褐色;种子1粒,具胚乳。花期4~5月,果期9月。
【分布生境】靛塘子有栽培,栽于海拔500m左右常绿阔叶林中。重庆各区县广泛栽培。
【药用部分】树皮和叶药用。
【采集期】立秋前后采树皮,霜降前后摘取叶或收集落叶。
【药性功能】甘、微辛、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病症】高血压病,头晕目眩,腰膝酸痛,肾虚尿频,妊娠胎漏,胎动不安。
【用量用法】6~15g。水煎服。
【附方】①治早期高血压病:生杜仲12g,桑寄生15g,生牡蛎18g,白菊花、枸杞子各9g,水煎服。
②治腰腿酸痛:杜仲、牛膝各12g,补骨脂、红花各9g,鸡血藤15g,水煎服。
(①②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肾炎:杜仲、盐肤木根二层皮各30g,加猪肉酌量炖服。(出自《福建药物志》)
杜仲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