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菜用甘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 主要参考文献

发布日期:2020-06-08 17:16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1]邵晓伟,吴列洪,张富仙,等.菜用甘薯浙菜薯1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42-43.

[2]张超凡,黄光荣,王家万,等.湘菜薯1号的选育及其利用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02,6:16-22.

[3]欧行奇,茹振刚,刘明久.高产优质蔬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3,5:8-9.

[4]杨新笋,雷剑,苏文瑾,等.菜用型甘薯鄂菜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8):1823-1825.

[5]黄艳岚,张超凡,张道微,等.茎尖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6,11:11-13.

[6]王秀梅,范泽民.叶菜型甘薯阜菜薯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7,9:83-84.

[7]许泳清,李国良,邱思鑫,等.直立紧凑型叶菜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7):704-707.

[8]梅新,杨新笋,何建军,等.菜用甘薯新品系主要品质特征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J].植物科学学报,2016,34(04):614-621.

[9]乔奇,张振臣,张德胜,等.中国甘薯病毒种类的血清学和分子检测[J].植物病理学报,2012,42(01):10-16.

[10]张立明,王庆美,王建军,等.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和生产繁育体系[J].山东农业科学,1999(01):24-26.

[11]毛志善,高东,张竞文,等.甘薯优质高产栽培与加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2]袁宝忠.甘薯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

[13]胡小三,王穿才.菜用甘薯高产栽培及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5):59-62.

[14]杨新笋,雷剑,苏文瑾,等.菜用型甘薯鄂菜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0(8):1823-1830.

[15]曹清河,刘义峰,李强,等.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蔬菜,2007(10):41-43.

[16]赵荷娟,王庆南,程润东,等.茎尖菜用甘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3):73-76.

[17]任丽花,余华,蔡南通,等.不同氮素水平对菜用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1(6):3-5.

[18]吕卫光,杨新民,沈其荣,等.生物有机肥对连作西瓜土壤酶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3):39-42.

[19]张春兰,吕卫光,袁飞,等.生物有机肥减轻设施栽培黄瓜连作障碍的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1999,15(6):67-69.

[20]邵孝侯,刘旭,周永波,等.生物有机肥改良连作土壤及烤烟生长发育的效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2):65-67.

[21]陈小宝.土壤连作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4-25.

[22]王秀峰.蔬菜保护地栽培的设施类型及其应用[J].瓜果类,2003(9):25-26.

[23]杨新笋.甘薯高产栽培与综合利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甘薯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5]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中国甘薯品种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26]吴东根.叶用甘薯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7,23(4):44-45.

[27]郑旋.菜用甘薯品种的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J].福建农业科学,2004,19(1):41-44.

[28]郭小丁,谢一芝,马佩勇,等.鲜食甘薯生产施用“地蚜灵”防治蛴螬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46-147.

[29]罗克昌,李云平.防治甘薯细菌性黑腐病的药剂筛选与使用方法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4,(2):41-42.

[30]罗忠霞,房伯平,张雄坚,等.我国甘薯瘟病研究概况[J].广东农业科学,2008,(增刊):71-74.

[31]王容燕,李秀花,马娟,等.应用性诱剂对福建甘薯蚁象的监测与防治研究[J].植物保护,2014,40(2):161-165.

[32]谢逸萍,孙厚俊,邢继英.中国各大薯区甘薯病虫害分布及危害程度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21-122.

[33]杨冬静,孙厚俊,赵永强,等.多种药剂对甘薯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及其对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11):72-74.

[34]于海滨,郑琴,陈书龙.等.甘薯小象甲的生物学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32-35.

[35]张振臣,乔奇,秦艳红,等.我国发现由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协生共侵染引起的甘薯病毒病害[J].植物病理学报,2012,42(3):328-333.

[36]任丽花,余华,刘文静,等.不同贮存温度对菜用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11,6:97-100.

[37]李冬梅,冯建英,郑芳.菜用甘薯茎尖不同储存期VC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5,31(2):51-52.

[38]徐飞,曹清河,袁起,等.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5-8.

[39]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40]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41]王德荣,崔淑贞,徐应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2]农业部薯类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7年菜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N].农民日报,2017-05-15(06).

[43]张瑜.温室园艺行业标准一览[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7,37(19):88-89.

作者:杨新笋 苏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