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记忆重庆》 | 第三编 千古三峡,神奇悠远 走进三峡(二)

发布日期:2020-06-02 16:05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木兰花令]黔中士女游晴昼

黄庭坚

黔中士女游晴昼。花信轻寒罗袖透。

争寻穿石道宜男,更买江鱼双贯柳。

竹枝歌好移船就。依倚风光垂翠袖。

满倾芦酒指摩围,相守与郎如许寿。

(选自唐圭璋编《全宋词》一卷,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1998年11月北京第7次印刷)

【注释】

①士女:未婚之青年男女。

②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即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120天,每5天为一候,共24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期),每气有3候,如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③穿石:有穿孔的石头。双贯柳:用柳条将两条鱼贯穿起来。

④依倚风光:指青年男女相依相恋的美好时光。垂翠袖:翠袖依垂以遮掩相依相恋状。

⑤芦酒:葫芦装的酒。摩围:黔州(今彭水)城西之山,又名云顶山,系娄山山脉之终点。古时当地獠人称“天”为“围”,“摩围”即为摩天,言山之高。许寿:许,期望。许寿,期望之寿,犹言百岁,白头到老。

【阅读提示】

这首词展现了一幅黔中青年男女游春图。在春暖花开,花信风吹的季节,天气微寒,浸透罗衣。大家争寻“穿石”,因寻到此石预示生男孩,再买两条鲜活的江鱼用柳条穿起来,以祈求多生子、留住儿子。“鱼”谐“余”,“柳”谐“留”,“双”为吉祥之意。上阕反映黔中民间“摸石求子”的民俗。

此词下阕则表现了青年男女之爱恋。唱着“竹枝”民歌的两船靠拢,青年男女用翠袖遮着,相依相恋,满倾葫芦之酒共饮,同指摩围山,以山作证,两心相许,白头偕老。诗人抓住几个典型生动的细节,充分表现了黔州士女热切、纯真的爱情。

此词按词牌“木兰花令”之要求,全押仄韵,情深意长,令人回味。

北窗

黄庭坚

生物趋功日夜流,园林才夏麦先秋?

绿荫黄鸟北窗簟,付与来禽安石榴。

(选自《黄庭坚诗选》,潘伯鹰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1月第1版,上海)

【注释】

①趋功:追求功利,追求自已发展。此句是说世间万物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像江河一样奔流不息。言外之意是逝者如斯,日子过得真快。

②园林才夏:园林中才是郁郁葱葱的夏天。麦先秋:田野间的麦子已经收成了。《礼记·月令》:“孟夏麦秋至”。

③绿荫:指“绿荫轩”,是诗人谪居黔州时所建之读书、会友、写作之地。门楣悬挂诗人手书“绿荫轩·山谷题”楷体匾额一方,今尚在。此轩在城南端,坐落在乌江东岸峭壁之巅,与摩围诸峰隔江相望。黄鸟:黄莺。《诗·小雅》篇名,《齐诗》说是远嫁异乡的女子因遭轻侮而思归之作。朱熹《诗集传》则说是“民适异国,不得其所,故作此诗”。余冠英《诗经选》则认为是“离乡背井的人在异国遭受剥削和欺凌,更增加对邦族的怀念”。众说都认为是:离乡背井之人,思归怀旧之意。北窗:北面之窗。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即像伏羲氏那样的太古之人,卧凉爽之北窗,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簟:竹席。

④来禽:即林檎,俗名花红,盛产于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安石榴:石榴是汉代张骞从西域安息带回来的,故称安石榴。林檎和石榴移植黔州,都是背井离乡者。

【阅读提示】

《北窗》诗从内容来看,应写于诗人离开黔州、移戎州(今宜宾市)安置的元符元年(1098)六月。这年春,诗人外兄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官,为避亲嫌,奉诏移戎州。诗人约于六月中下旬离开黔州,六月底到戎州。这时正是麦收之后天热之时,故有“麦先秋”、“北窗簟”之说。诗人以“黄鸟”自喻,想到自己困居绿荫轩中的“黄鸟”要离开生活三年多的黔州,不免怅然。一感时间像“日夜流”的乌江水一样过得真快,二感“北窗簟”只好留给遭受贬谪、流居黔州的后来人了。“来禽”和“安石榴”都喻人之物象。诗人既表达了对“同命人”的同情与关怀,更委婉地表达了对宋王朝迫害无辜良臣的愤懑和谴责。但有注家认为此诗写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政潮日起,苏东坡退出中央、外任杭州太守的时候”,是为苏东坡而作的。此时诗人正参与编修《神宗实录》,久居京城汴京,哪有“麦先秋”之感?京城气候远不如黔州炎热,哪来的“北窗簟”?苏东坡知杭州,虽是背井离乡,绝不会是领受“北窗簟”的“来禽”“安石榴”那样的穷愁潦倒者。再从全诗情调来看,虽自然清新,但情调沉郁,再贬戎州,满腔之愤无法言说,只好以此诗委婉表达出来。

登白鹤梁题咏

王士祺

王士祺(1634一1711),清代诗人,诏命改称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十一年(1672)曾入川主持乡试,对三峡风物多有吟咏。论诗以“神韵”为宗,创清诗“神韵”派。有《渔洋山人精华录》、《池北偶谈》等。

涪陵水落见双鱼,

北望乡园万里余。

三十六鳞空自好,

乘潮不寄一封书。

【注释】

①白鹤梁:在重庆涪陵城北离岸百余米的长江中间,长约1600米,宽约10余米,自西向东伸展,与江流平行。平时石梁隐伏于江中。水特枯时,才现出水面。该石梁因昔有白鹤群栖于上,又因有尔朱真人在此得道成仙乘白鹤飞升而去的传说,故名。梁上自唐至清刻石鱼18尾,各体文字163段,记录了自唐广德元年(763)至今1200多年间70多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记载。对发展我国航运和水利事业,具有重要价值,素有“水下碑林”和“古代水文站”的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双鱼:指涪陵白鹤梁上唐代镌刻、清代重刻的双鲤。

③乡园:家园。孟浩然《入峡寄弟书》诗“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④三十六鳞:白鹤梁上的石鱼每尾一般都刻有三十六片鱼鳞。

⑤书:书信,此指家信。

【阅读提示】

这首七绝,首句写水枯石鱼现;二句写由观石鱼想到“鱼书”,顿起思乡之情;三句写石鱼鱼鳞美观,但不能为我所用;末句写石鱼只能预报岁丰消息,不能为作者寄封家信,感到失望和遗憾。全诗景情交融,自然朴实,不假雕饰,淡淡写来,生动有趣,亲切感人。

游点易洞

(二首)

周煌

周煌(1714一1785),清代诗人,字景垣,号海山,涪州(涪陵)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仕至一品。乾隆二十一年(1756)晋侍讲,随即以册封琉球国中山王副使奉诏出使琉球(琉球是东海中的一个小国,当时是清朝的属地,中山是其国号)。船在海中触礁遇险,周煌独携诏书坚守,幸得全身。其处险不惊、忠于职守之品格,受到朝野一致赞扬。乾隆四十年(1775)参与编撰《四库全书》,任总阅。有《海山诗稿》、《海东集》、《豫章集》、《琉球国志略》等。


雨余方胜出郊圻,江上晴光逗翠微。

只以羹墙寻道岸,敢将风浴试春衣。

苔痕没屐青还细,桃涨浮舟碧正肥。

鹿洞鹅湖真未远,扶筇今始到岩扉。


谁从伊洛讨渊源,洞口犹应识旧痕。

隔槛有风常入座,落花如雪正当门。

斗山直北人师重,杖履之东吾道尊。

亦拟尹谯来问字,空岩岑寂竟忘言。

(选自《乾隆涪州志·艺文志·诗选》)

【注释】

点易洞:在今重庆市涪陵区长江北岸黄旗山北山坪南麓的北岩。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被贬涪州,在普净院辟钧深堂讲学,并凿洞点注《易经》而得名。点易洞又名“周易园”,是中国易学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站。

方胜:方好,刚晴。郊圻:圻,边界;郊圻,郊野。

江:乌江。逗:招引,辉映。翠微:青葱山色。

只以:只因。羹墙:《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其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后以羹墙”为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之意。道岸:理学之门径。

风浴:大风吹。

此句意为点易洞前细细的青苔深深地掩没了鞋印。

此句意为桃花水涨的三月,舟行江上,满眼碧绿。

鹿洞:江西庐山白鹿洞。唐李渤与弟涉曾隐居读书于此,畜一白鹿,因名。五代在此建学馆,宋朱熹知南康军,建为讲学之所。白鹿与石鼓、应天、岳麓书院并称宋代四大书院。鹅湖:江西一山名,本名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晋末龚氏畜鹅于此,故称鹅湖山。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陆九渊的一次著名辩论之地。

筇:筇竹。扶筇,拄着拐杖。岩扉:点易洞之洞门。

伊洛:伊水和洛水,相汇于洛阳。宋代大哲学家程颐、程颢曾讲学于此,故用伊洛指代二程理学。点易洞洞壁上有清代石彦恬题“伊洛渊源”四字。

旧痕:指前人来此问道问学之痕迹。

隔槛:隔着栏杆、门槛。

落花如雪:指落花时节的秋天。此二句指无论春夏秋冬,前来问学者“常入座”“正当门”,是很多的。

斗山:北斗泰山,喻众人景仰的人。直北:住此北岩点易洞。人师重:重人师,大家尊重的人师,指程颐。

杖履:手杖和鞋子。杖履之东,指追随左右的人很多。吾道尊:指程颐之理学地位很高。

亦拟:打算像。尹谯:尹,尹崞(1071—1142),宋代洛阳人,受学于程颐,终身不应科举。靖康初赐号和靖处士,靖康后流离至蜀,曾造访过涪陵点易洞。谯,谯定(1023一?),北宋末年涪陵人,自号涪陵先生,人称谯夫子。少喜学佛,曾从郭曩学《易》,后赴汴梁(一说为洛)师事程颐,成为程颐川籍门人中造诣极深的哲学家(易学家)。绍圣中(1094一1097),程颐贬涪州,二人便联袂讲《易》于北山之穴,即今之“点易洞”,遂使“程学”在巴蜀传播,刘勉之、胡宪、冯时行、张浚传其学,朱熹为其再传弟子。为巴蜀学、湖湘学派、闽学做出了重要贡献。问字:问学、求学。

此句意为时代久远,大师早去,此地空余点易洞,已不能聆听程颐大师的传道了。竟忘言:已没有先师的传道之言了。

【阅读提示】

周煌的《游点易洞》共四首,这里选二首。

其一,诗人在雨后方晴的春天,手拄拐杖,披着春风,踏着青苔,前去点易洞拜谒先贤理学大师程颐,探寻理学之道,表达了对大师的仰慕和崇拜之情。其二,诗人从“伊洛渊源”引起,盛赞程颐在点易洞传播理学的盛况,弟子云集,遂使“程学”成就了巴蜀学派,点易洞亦成为“伊洛渊源”之一站,并为自己作为后学未能聆听程颐讲学而遗憾。全诗文字古朴清

新,意境深远,凝重中闪烁灵动之光,沉思中不乏自然、自勉之趣。

(“注释”、“阅读提示”,由文英、周迪谦撰)

作者:周勇 傅德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