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翠云草
【别名】蓝地柏、地柏叶、烂蛇皮。
【拉丁学名】Selaginella uncinata(Desv.)Spring
【分类地位】卷柏科,卷柏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匍匐蔓生。主茎长30~60cm或更长,黄绿色或略带红色,分枝处常生不定根;侧枝疏生,呈互生状,有多回分枝;主茎上叶较大,二列疏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5mm,宽约2.5mm,先端短尖,基部圆形;侧枝叶密生,平排成4列,两侧2列叶对称,卵状椭圆形,嫩时上面绿色;中叶2列较小,斜卵圆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有白边,孢子囊穗单生于枝顶,四棱形,长1~1.5cm;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长渐尖,边缘白色,全缘,4列,覆瓦状排列。孢子囊卵形。
【分布生境】缙云山广布,生于路边草丛中,或林下、沟边。重庆各区县均有分布。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各地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药性功能】甘、淡、凉。清热利湿,止血,止咳。
【主治病症】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风湿关节痛、肺结核咳血。外用治疖肿、烧烫伤、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敷或全草晒干研粉外敷患处。
【附方】①治烧烫伤:翠云草晒干研粉,加油桐花(或叶),捣烂敷患处。
②治急慢性肾炎:翠云草30g,加水适量煎至300mL,每服150mL,每日服2次。
(①②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黄疸型肝炎:翠云草30~60g,水煎服。
④治痢疾:鲜根或全草30~60g,水煎加白糖服。
(③④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翠云草
5.江南卷柏
【别名】地柏枝、岩柏草、山柏、岩柏。
【拉丁学名】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
【分类地位】卷柏科,卷柏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主茎直立,植株长15~45cm,基部生根,地下茎横走,主茎下部不分枝,主茎上叶螺旋状着生,稀疏,钻状卵圆形,有短芒;主茎上部有三至四回羽状分枝,复叶状;侧叶2列,斜展,覆瓦状,叶面平滑,边缘白色,卵状三角形,有齿或下侧全缘;中叶2列,疏生,斜卵圆形,锐尖头,有芒,中脉明显,边白色,有微齿。孢子囊穗单生枝顶,四棱形,长约1cm;孢子叶卵状三角形,有龙骨突起,锐尖头,边缘有齿;孢子囊近圆形。
【分布生境】缙云山广布,生于路旁、岩边石壁上,喜向阳,较耐干燥。重庆各区县,海拔1400m以下有分布。我国南方至陕西、甘肃南部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大暑前后采,全草晒干。
【药性功能】辛、微甘、平。清热利湿、止血。
【主治病症】急性黄疸型肝炎、全身浮肿、肺结核咳血、吐血、痔疮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附方】①治急性黄疸型、无黄疸型肝炎、迁延性肝炎:岩柏30g,鸡眼草15g,马兰9g,水煎,加白糖适量,每天分2次服。
②治浮肿:岩柏60g,水煎代茶服。
(①②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江南卷柏
6.深绿卷柏
【别名】石上柏、地侧柏、梭椤草。
【拉丁学名】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分类地位】卷柏科,卷柏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高30~50cm;主茎直立,有棱,常在分枝处着根;侧枝密生,多回分枝。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二型,密生,侧叶2行在枝上向两侧平展,彼此接近,卵状矩圆形,钝头,上侧近基部有细齿,下侧全缘,枝连叶宽6~8mm;中叶2行,长圆形,交互排列,指向枝顶,龙骨状,顶具短尖头,边缘有细齿。孢子囊穗单生或双生于枝顶,四棱形,长1~2cm;孢子叶卵状三角形,渐尖头,边缘有细齿;孢子囊近球形。
【分布生境】产于黛湖、乌龙沟、黄焰沟、复兴寺等地,生于沟边草丛中或阴湿岩坎下。石柱、南川、荣昌、江津等区县有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均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药性功能】甘、平。消热解毒、抗癌、止血。
【主治病症】癌症、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眼结膜炎、乳腺炎。
【用量用法】9~30g或鲜品15~60g,水煎服。
【附方】①治绒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消化道癌症:取全草用水煎浓缩法,制成浸膏片,每片相当于原生药3g,每次服7片,每日3次。
②治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结膜炎:全草30g,加瘦猪肉30g,水煎服。
(①②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深绿卷柏
7.疏叶卷柏
【别名】地柏、小爬岩草、蜂药。
【拉丁学名】Selaginella remotifolia Spring
【分类地位】卷柏科,卷柏属。
【形态特征】植株长约30cm,茎匍匐,多回分枝,排列较稀疏,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卵形,长2~2.5mm,宽1~1.2mm,基部偏斜心形,先端尖,边缘全缘或有小齿;中叶斜卵状披针形,长1.5~1.8mm,宽0.6~0.8mm,边全缘或有小齿。孢子囊穗单生枝顶,或偶有双生,四棱形;能育叶卵状三角形,有龙骨状突起,顶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齿。孢子囊圆肾形。
【分布生境】产于复兴寺附近,生于路边草丛中。重庆各区县,海拔400~1200m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全年均可采。
【药性功能】淡、凉。祛痰镇咳,解毒消肿。
【主治病症】主治肺热咳嗽、痔疮、无名肿毒、烧伤、蜂刺伤。
【用量用法】10~30g,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肺热咳嗽:鲜蜂药30g,棣棠花9g,鹿衔草16g,煎水兑蜂蜜服。
②治黄蜂刺伤、红肿辣痛:鲜蜂药一把,拌口涎搓烂,揉擦患处,以消肿为度。
(①②方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疏叶卷柏
(作者: 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