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 学习情境二 常见果树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任务一 柑橘类果树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1)

发布日期:2020-06-01 18:21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引言】

西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主要栽培和发展的果树以柑橘类、梨、桃、李、杏、葡萄、枇杷、樱桃、草莓、猕猴桃等为主,造成危害的有害生物种类繁多、发生广泛,制约了果树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对果树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对本地区现代果品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目标】

了解柑橘类果树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掌握其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特征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关知识】

一、柑橘害螨

1.发生与为害情况

柑橘的各类害螨属蛛形纲,主要包括叶螨和癭螨二科。中国常见的叶螨有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六点始叶螨和柑橘裂爪螨。危害本地柑橘的害螨主要有: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柑橘锈癭螨和柑橘瘤螨,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

2.形态识别(见表2.1.1)

...

3.发生规律

柑橘全爪螨1年发生代数,因各地温度高低而异,世代重叠。1年中以春、秋两季发生最严重。即3月开始繁殖为害,4~5月种群数量达到高峰,6月虫口密度开始下降,7~8月由于高温数量很少,9~10月种群数量再次上升,达到全年第2个高峰。

夏季的高温多雨对柑橘全爪螨不利;暖冬干旱,则来年危害严重。

柑橘锈瘿螨1年1代,以6~9月为发生盛期。枝叶稀少光照好的橘园适其发生,长期干旱后降雨湿度增加,易爆发。

4.防治技术

(1)植物检疫。柑橘瘤螨属国内检疫对象,能随苗木或接穗的调运而传播。

(2)结合修剪淘汰病虫枝条,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对害螨的抗耐力,培植橘园植被,不与桃、梨、桑等混栽,保护天敌种群少受伤害。

(3)保护利用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可释放捕食螨,进行生物防治。

(4)药剂防治。普查中心虫株,达到防治指标的橘园及时用药。4月中旬至5月,春梢芽长1~2 cm或开花前平均每叶1~2头时,挑治中心虫株1~2次,控制柑橘叶螨;7~9月锈虱为害猖獗,从6月下旬检查,每叶平均有虫两头,每果有虫5头时喷药防治2~3次。秋季药主要控制高峰期为害,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数量,以保护和利用天敌。

目前防效较好的选择性杀螨剂有72%炔螨特(早春用)、20%丁氟螨酯(开花前用)、1.8%阿维菌素等。每种农药1年内宜用1~2 次。

二、柑橘主要有害昆虫

(一)柑橘蚧类

1.发生与为害情祝

为害柑橘的介壳虫种类很多,在西南橘园常见的有矢尖蚧、糠片蚧、红蜡蚧、吹绵蚧和网纹绵蚧等。蚧类以吸取柑橘汁液为食料,多数固定在植株柔嫩部分为害。蚧类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易诱发烟煤病,妨碍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弱树势。

2.形态识别(见表2.1.2)

...

3.发生规律

矢尖蚧1年3代,以受精雌虫越冬为主,少数以若虫越冬。1龄若虫盛发期大体为: 5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上中旬;卵产于母体下,初孵若虫爬出母壳分散到枝叶、果上仅1~2个小时即固着寄生,次日开始分泌蜡粉。雄若虫常喜群集于叶背寄生。

糠片蚧1年3~4代,有3个相对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9月上中旬。第1代主要在叶片正面,第2代以后大量在果实上为害,喜荫蔽。

红蜡蚧1年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植物枝杆上越冬。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

吹绵蚧1年3~4代,多以若虫越冬,一般4~6月间发生严重,温暖潮湿的气候利于其发生。

网纹绵蚧1年2~3代,雌虫以2、3龄若虫或成虫越冬,雄虫多以2龄若虫越冬。在四川金堂初孵幼蚧分别出现在5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若虫有多次迁移和再固定的习性。网纹绵蚧在地势低洼、树冠密蔽、光照不足、湿度较大的柑橘园中发生严重。

蚧类多由运输等人为传播方式向外扩散。

天敌有日本方头甲、多种瓢虫、小蜂及捕食蓟马等。

4.防治技术

(1)合理进行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减轻为害。冬春季结合修剪,剪去过密枝、病虫害严重枝,使树冠通风透光。

(2)保护天敌。

(3 )适时喷药防治。全年抓住防治适期用药,基本可控制其发生为害。第1次在4月中下旬低龄幼蚧盛发期及时用药,以压低虫源;第2次在7月中旬,以防幼蚧转移到果实上害;第3次是冬季清园,可于采果15 d后进行。

在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可选用40%速扑杀乳油1000~12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若错过防治适期,则可适当提高使用浓度,对高龄幼蚧和雌成蚧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冬季清园则可与95%机油乳剂混用,效果更佳。

(二)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

1.发生与为害情况

柑橘潜叶蛾,鳞翅目潜叶蛾科,别名绘图虫、鬼画符。

国内柑橘产区都有,但长江以南受害最重。幼虫为害柑橘的新梢嫩叶,潜入表皮下取食叶肉,形成银白色弯曲的蛀道,虫粪在蛀道中央形成一-条黑线,蜿蜒曲折的虫道导致新叶卷缩硬化,叶片脱落。

2.形态识别

成虫:体银白色。触角丝状14 节。前翅披针形,缘毛较长,翅基部有两条黑褐色纵纹,长度为翅长的1/2, 2/3处有“Y”形黑斑纹,顶角有一大圆形黑斑,斑前有一小白斑点。后翅叶形,缘毛较前翅长。

卵:扁圆形,无色透明。

幼虫:体黄绿色,纺锤形,腹部末端具1对细长的铗状物。

蛹:纺锤形,初为淡黄色,后为深黄褐色。腹部末节后缘两侧有明显的肉刺1个。

3.发生规律

该虫以幼虫和蛹在柑橘的晚秋梢、冬梢或秋梢上过冬。重庆区1年15 代左右。成虫白天潜藏于枝叶间、草丛中,傍晚飞到嫩芽嫩叶上交尾产卵,多散产于嫩叶背面主脉两侧。幼虫主害夏梢、秋稍和晚秋梢,在叶缘附近将叶卷起包围身体,吐黄色丝结茧化蛹。

品种多样,树龄参差不齐和管理差,抽梢多的柑橘园与地区,发生代数多,为害重。

4.防治技术

(1)人工除虫。冬季剪除在晚秋梢和冬梢上过冬的幼虫和蛹;春季和初夏早期摘除零星发生为害的幼虫和蛹,以减少下一代的虫源。

(2)抹芽控梢。在柑橘夏、秋梢抽发时,控制肥水,采取“去零留整,去早留齐,集中放梢”的抹芽放梢措施,以打断它的食物链,使夏、秋梢抽发整齐,以减轻其为害和减少喷药次数。

(3)药剂保梢。在新梢芽长3 mm,萌芽率20%左右时喷第一次药,以后5~7 d1次,连续2~3次,重点喷布树冠外围和嫩芽嫩梢,可选用: 20%多杀菊酯、20%丁硫克百威或1.8%阿维菌素喷雾防治。

(4)保护天敌。橘潜蛾姬小蜂、草蛉等。

(三)柑橘花蕾蛆(Contarinia citri Barnes)

1.发生与为害情况

属双翅目,癭蚊科。中国各柑橘区均有分布,是柑橘花蕾期的重要害虫,成虫在花蕾直径2~3 mm时,将卵从其顶端产于花蕾中,幼虫食害花器使其成黄白色不能开放的圆球形,被害的花蕾形如灯笼,花瓣多有绿点,不能开放和授粉结果,影响产量。

2.形态识别

成虫:形似小蚊,雌成虫体长1.5~1.8 mm,暗黄褐色或灰黄色,被有细毛。触角呈念珠状14节,各节环生刚毛。翅一对,翅脉简单,翅上密生黑褐色细毛。足细长。雄成虫体长1.2~1.4mm,灰黄色。触角鞭节每节呈哑铃状形似两节。

卵:长椭圆形,无色透明,外包一层胶质物,末端具丝状附属物。

幼虫:末龄幼虫为乳白色至橙黄色,长纺锤形,体长约2.8 mm,前胸腹面有一褐色、前端分叉的剑骨片。

蛹:乳白色,后期复眼和翅芽黑褐色。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少数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在树冠周围30 cm内外6cm土层内虫口密度最大。3~4 月羽化出土,成虫多于早、晚活动,花蕾露白时产卵于花蕾内,散产或数粒排列成堆。幼虫在花蕾内为害10余天,老熟后脱蕾人土结茧,1年1代者即越冬。1年2代者在晚橘现蕾期羽化,花蕾露白时产卵于蕾内,第2代幼虫老熟后脱蕾人土结茧越冬。一般阴湿低洼橘园发生较多,壤土、沙壤土利于幼虫存活,发生较多,3~4月多阴雨有利于成虫发生,幼虫脱蕾期多雨有利于幼虫人土。

4.防治技术

(1)冬春翻耕。冬季深翻或春季浅耕树冠周围土壤,减少越冬虫口。

(2)及时摘除被害花,集中处理。对花蕾蛆较多的橘园,在成虫出土前覆盖地膜,阻止成虫上树。

(3)地面施药。幼虫脱蕾人土前和成虫出土前,可用4%地亚农粉剂5% 倍硫磷粉剂地面撒施杀灭,1次施药即可。

(4)树冠喷药。成虫出土时进行树冠喷药,是阻止花蕾蛆.上树为害的最有效的办法,喷药的时间为花蕾顶端开始露白前的3~5 d。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20%速灭杀丁乳油3 000~5 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或40%毒死蜱(巨雷)乳油800倍液等。7~10d 1次,连喷2次。

(四)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

1.发生与为害情况

属双翅目,实蝇科,俗称柑蛆,是检疫对象,国内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陕西、台湾等省(区)市。

寄主为橘类的甜橙、京橘、酸橙、红橘、柚子等,也可为害柠檬、香橼和佛手。其中以酸橙和甜橙受害严重,柚子红橘次之。

成虫产卵于柑橘幼果中,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部穿食瓤瓣,常使果实未熟先黄,黄中带红,使被害果提前脱落。而且被害果实严重腐烂,使果实完全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10~13 mm,翅展约21 mm,全体呈淡黄褐色。复眼金绿色。胸部背面具6对鬃,中央有深茶色的倒“Y'形斑纹,两旁各有一条宽直斑纹。中胸背面中央有 一条黑色纵纹,从基部直达腹端,腹部第3节近前缘有一条较宽的黑色横纹,纵横纹相交成“十”字形。雌虫产卵管圆锥形,长约6.5 mm,由3节组成。

卵:长1.2~1.5 mm,长椭圆形,一端稍尖,两端较透明,中部微弯,呈乳白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5~19 mm,乳白色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粗壮。口钩黑色,常缩人前胸内。前气门扇形,上有乳状突起30多个;后气门片新月形,上有3个长椭圆形气孔,周围有扁平毛群4丛。

蛹:长约9mm,宽4mm,椭圆形,金黄色,羽化前转变为黄褐色,幼虫时期的前气门乳状突起仍清晰可见。

3.发生规律

柑橘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内越冬。在四川、重庆越冬蛹于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出土,4月底至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出土多在上午9:00~12:00,常群集在青杠树林和竹林内,取食蚜虫等分泌的蜜露。产卵期为6月上旬到7月中旬,卵产于柑橘类植物的幼果内。幼虫于7月中旬开始孵化,9月上旬为孵化盛期。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幼虫老熟后人土化蛹,越冬人土深度通常在土表下3~7 cm,以3 cm最多。

柑橘大实蝇的幼虫可随果实的运销而传播,越冬蛹也可随带土苗木传播。

4.防治技术

(1)植物检疫。严禁从疫区调运带虫的果实、种子和带土的苗木。

(2)农业防治。

①冬耕灭蛹。

②砍树断代。对柑橘种植分散、品种老化的果园,可采取砍一株老树补栽一株良种柑橘苗进行换代的措施。

(3)断绝虫源。

①摘除青果、蛆果。在柑橘树比较分散,柑橘大实蝇为害严重的地方,在7~8月将所有的柑橘类的青果摘光,使果实中的幼虫不能发育成熟。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止,摘除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蛆果,拾净所有的落果,采取煮沸集中深埋等方法处理,达到杀死幼虫,断绝虫源的目的。

②果实套袋。适用于幼年果树。

(4)药剂防治。

①诱杀成虫。具体方法有喷雾法和挂罐法。

喷雾:于成虫盛发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500倍液,加3%红糖混合液喷洒树冠浓密处,每块橘园喷1/3 的柑橘树,每株点喷1/3的树冠。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3~4次,遇雨需补喷。

挂罐:将配制好的糖酒醋液盛于罐中,挂树枝上诱杀成虫。一般每3~5株树挂一个罐。从5月下旬开始挂罐到6月下旬结束,药液每5~7 d更换一次。

②毒土封杀。这是消灭柑橘大实蝇越冬成虫的有效措施。可在羽化初期至羽化盛期,地面撒施或喷施农药以毒杀出土的成虫。适宜药剂和方法有多种,可地面喷施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也可在橘园地面撒施,每667㎡果园用5%毒死蜱颗粒剂2 kg拌细土20 kg,均匀撒施于土中。

(五)其他柑橘有害昆虫(见表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