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邓小平手迹故事》 | 首倡节制生育

发布日期:2020-06-01 18:14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

邓小平对1957年3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应该适当地节制生育》所作的修改(手迹)。

在老一辈中央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提出节育主张的是邓小平。

1953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广泛开展,我国的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而人口出生率继续保持高水平,这就加快了人口增长速度。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弄清了人口底数,全国总人口已突破6亿。人口基数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同时,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劳动的人数日益增多,生育子女过多过密,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和对子女的教育。她们迫切要求避孕节育,要求政府给予帮助和指导。

鉴于上述情况,1953年下半年,政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指示卫生部,要改变限制节育的态度和做法,帮助群众节育,并批准了卫生部修订的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1954年4月22日,邓小平主持政务院第214次政务会议,指出:“节育问题要注意,这是个社会问题,采取什么办法要研究。”5月27日,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在给邓小平的信中提出,已婚妇女生孩子太多的困难,因缺乏避孕、医药卫生常识,影响妇女健康、工作、学习和家庭幸福,要求有关方面及时采取可行办法。邓小平于5月28日批示,“我认为避孕是完全必要和有益的”、“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同年12月27日,刘少奇召集有关负责人座谈节育问题时说,“党是赞成节育的”。

1955年2月,卫生部向党中央写了关于节制生育的报告。3月1日,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并发出《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1956年11月10日,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周恩来说:“要提倡节育。这个问题的发明权本来是邓小平同志的。”因此,可以说邓小平是我国计划生育事业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1957年2月5日上午,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在讨论妇女节育问题时指出:“节育要大搞,请卫生部多做工作。”

2月11日晚,他在和刘少奇听取关于节育问题的汇报时又说:“节育问题不是小问题,它涉及改善我国人民长远生活问题,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实行节育。”第二天,他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在讨论北京市控制人口问题时指出,城市控制人口的根本问题是节育。先写社论,再家喻户晓做宣传,在全国设节育指导站,想尽一切办法搞节育。

1957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邓小平审阅并修改的社论《应该适当地节制生育》。社论指出:“几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每年大约增长2.2%,超过世界上别的一切国家。同时,我国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这是很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正是由于我国的工农业比我国人口增长得更要迅速,保证了我国人民生活仍然能够逐年有所改善。但是,如果人口增长得慢一些,那么,人民生活的改善就会更快一些,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张在全国范围内,除了人口特别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外,都应该适当地提倡节制生育。”社论提出节制生育的方法:第一,应该改变早婚的习惯。为了节制生育,提倡晚婚是必要的。第二,推广避孕的方法。在不妨碍健康的条件下,各种有效的避孕方法都应当推行。

10月9日下午,邓小平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扩大)闭幕会上,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指出:“为了在农业增产的基础上改善农民生活,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区必须认真提倡节育。各省市应该分别制定具体计划,控制本省人口的增加。”

邓小平还很注意实施计划生育的具体细节,把工作抓实。他多次强调,要采取中西医的一切有效办法,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工作要深入到居民小组。他还对有关部门作了一些重要指示:“轻工业部计划生产避孕套,每年拿一千万元,即用一千吨橡胶可以一个钱不要地供应给全国人民所需。宣传部的社论要快拿出来。”为了开展避孕工作,“医院某些规定也要作相应的修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强调,在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把人口和计划生育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中来抓。

在这一年的5月19日,邓小平会见外宾,在回答中国是否采取措施限制人口增长问题时指出:“这些年来一直在采取措施,节制生育。在这方面,有些地区做得不错,有成绩,但农村差一点。一些节育费用都由国家补贴,比如说一些药品都由国家供应。我们力求每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小一些,但总还要增长。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但人多也有人多的麻烦。”

(作者: 孙东升 蒋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