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记忆重庆》 | 序曲 山水之都,美哉乐土 (1)

发布日期:2020-05-14 10:10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美哉,重庆!

重庆之美,美在哪里?美在历史!溯古追源,巴渝乃长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且不说巫山猿人将人类进化推进到至今两百多万年前的悠远,大溪文化的灿烂,大禹文化的瑰丽,仅就巴人建都江州(今重庆),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重庆得名有800多年,开埠100多年,建市近100年。作为巴渝古城的重庆,可以无愧地屹立于华夏之邦,昂首于多民族文化之林!

重庆之美,美在哪里?美在人文!兼容开放,民族融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巴人质直好义,有如大山般的胆魄和气量,有如大江般的开阔与豪放。甚至荷兰人高罗佩也盛赞巴渝人之深情厚谊。而巴渝文化之果,更是数不胜数。仅以世界文化遗产之大足石刻而言,佛道并存,其千手观音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国宝中之国宝”,令世人惊叹观止。

重庆之美,美在哪里?美在山水!四面环山,群峰叠翠,两江环绕,曲折旋流。依山傍水,层叠而上,构筑了“山在城里,城在山上”的独特风景;人夜,万家灯火,辉映两江,水天一色,流光溢彩,又绘成“江在城中,城在江里”的巨幅山水画。放眼而望,更有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映象武隆,可感地球之心跳;金佛朝拜,可领“山即是佛,佛即是山”之颖悟。再看长江三峡,雄奇幽险,天下称绝,神女仙峰,令人望而生恋,眷顾不忍离去……如今更有高峡平湖,创人间奇迹,为重庆之美抹上厚重一笔!

美哉,重庆!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梦幻之城,一块充满古寨民族风情之地,一所满溢着人文奇观湖光山色之都,是3000万巴渝儿女敢为人先、建功创业之所!《序曲》所选古今中外十首讴歌重庆之诗,从多维视域展现重庆山水之都独特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让人们走进重庆,更好地认识重庆,了解重庆,为重庆文化之弘扬壮大,献智献力!

李白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701—约763),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先世罪迁碎叶(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附近),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遍读诗书,喜纵横术,好神仙,任侠仗义。25岁辞亲远游。先寓居安陆(今属湖北),继入长安,求取功名。不久又离京赴太原,游齐鲁。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天宝三年(744)春,因权贵谗毁,被玄宗“赐金放逐”,再次漫游各地。安史之乱中,入永王李瑞幕府。磷兵败,被长流夜郎,中途遇赦东归,寓居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家。代宗宝应二年(763)初病逝。现存诗900多首,有《李太白诗文集》三十卷。其诗各体皆长,古风、歌行、绝句尤具特色。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选自《全唐诗》卷一六七,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一版)

【注释】

①峨眉山:山名,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因两山相对似秀眉,故名。半轮秋:半圆的秋月。②平羌江:今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市入岷江。《寰宇记》“平羌水上源日邛崃水,又名平乡水自眉州洪雅县界下,又名青衣水。”

③清溪:四川犍为县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④君:指峨眉山月。渝州:重庆市古名。隋开皇元年(581)至宋崇宁元年(1102)称渝州,因古称渝水的嘉陵江在此汇入长江而得名。

【阅读提示】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秋天,李白25岁,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向往,先游峨眉,再从青衣江乘舟东下出川。《峨眉山月歌》正是他船到渝州反顾旅程而写下的诗句。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短短的28个字中,充满了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乍离乡土、出峡远游的豪情,以及初离家乡对故土、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恭州夜泊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处州知府,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不畏强暴,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著作。

草山硗确强田畴,村落熙然粟豆收。

翠竹江村非锦里,青溪夜月已渝州。

小楼高下依磐石,弱缆东西战急流。

入峡初程风物异,布裙跣足总垂瘤。

【注释】

①恭州: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渝州人赵谂被诬叛逆而诛,朝廷乃改渝州为恭州。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改恭州为重庆府。泊:停船靠岸。

②硗确:硗薄,土地坚硬贫瘠。强:勉强。田畴:田地。

③熙然:欢笑愉悦貌。

④锦里:指成都。诗人任四川制置使时住成都。

⑤青溪:青山夹岸的江水。

⑥磐石:厚而大的坚硬的石头。

⑦弱缆:纤细而又柔软的纤绳。

⑧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⑨布裙:指妇女装束,代指妇女。跣足:赤脚,光脚。总垂瘤:束发为髻,垂于脑后。

【阅读提示】

淳熙元年(1174),诗人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淳熙三年(1176),诗人为吏部尚书。此诗是诗人离成都赴京(临安)经重庆时所作。先写恭州山区农事,次写月夜江景,再写山城江城,后写峡江风情,全诗语言质朴清丽,寓情于景,是一幅南宋时期重庆独特的风情图。

重庆

吴皋

吴皋,元代人,生卒年不详。字舜举,临川人。曾官至临江路儒学教授。元亡后,拒不出仕,遁迹以终。

一片石头二水环,天墉城阙破愁颜。

逐家岚气生衣上,隔市江光入座间。

莺语晴空明月峡,树林春点缙云山。

玉珍未必能胜此,收拾清朝拟重关。

【注释】

①一片石头:指渝中半岛。二水:长江与嘉陵江。

②天墉:高接天空的城墙。墉,城墙。城阙:城垛,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

③岚气:山间雾气。

④明月峡:重庆朝天门以东长江之一峡。因峡前壁高40丈,有圆孔如满月,故名。

⑤缙云山:雄峙于市西北郊嘉陵江温塘峡西岸,海拔1030米,巍峨秀丽,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

⑥玉珍:明玉珍(1331—1366),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将领。至正十七年(1357),他西征,定夔州、万州。四月兵抵重庆,元朝守将右丞完者都连夜北逃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左丞哈麻秃迎战被擒。明玉珍攻据重庆,再定四川各地。至正二十二年(1362),明玉珍称帝,定都重庆,国号夏,改元天统,建立大夏政权。至正二十六年(1366)殁。

⑦清朝:清明之朝,指元朝。重关:重整关隘。

【阅读提示】

山高水险,城墙高筑,雾气腾绕,江波浪涌,重庆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不用担心被占领,故能“破愁颜”。诗人再以轻松愉快之心情描绘东有明月峡之晴空莺语,北有缙云山之春点树林。因此,明玉珍未必能攻下重庆,摧毁清明之朝(元朝),重整关山。作者面对明玉珍兵临城下,站在元人的立场,以重庆的山雄水险来怀疑和否定明玉珍能够攻占重庆,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月下登澄鉴亭观渝城夜景

龙为霖

龙为霖(1688—?),字雨苍,号鹤坪,重庆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以疾归。康熙四十八年(1709)补殿试,授中书。历云南太和知县、石屏知州,广东肇庆同知、潮州知府,政绩皆卓著。去官后,潮人追思立祠以祀。乾隆元年(1736)召见起用,坚请终养还里,奉母家居20年,与友人创诗社,极诗、酒唱和之乐。晚年好静,居九龙滩别业以终。

渝州形胜本峻嶒,向夜清幽觉倍增。

欲揽全城露中景,宁辞绝献晚来登。

一亭明月双江影,半槛疏光万户灯。

独惜鸣钟人尽睡,探奇何处觅高僧。

【注释】

①澄鉴亭:位于重庆南岸涂山之巅真武宫之左。清乾隆年间,湘潭张九镒巡川东道时,更名为览胜亭。亭前有明代四川总兵刘挺所立铁桅杆一根,高10.5米,直径17厘米。清代时,铁桅杆前有一览胜亭(澄鉴亭),是观重庆美景之绝佳地。白天,登亭可环视大江两岸风光;入夜,可仰望天空繁星闪烁,俯瞰山城万家灯火。1992年,铁桅杆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

②形胜:风景优美。峻嶒:山势高峻重叠。

③向夜:临夜。

④揽:挽住,收拢。露中景:夜景。

⑤绝啾;最佳美的宴饮。啾,同喷,餐饮之意。

⑥一亭:澄鉴亭。

⑦疏光:疏朗的月光。

【阅读提示】

这是诗人登涂山澄鉴亭观渝城夜景之作。先写渝城山高重叠,夜倍清凉;次写宁辞绝美的佳肴,也要来登亭观夜景;再写山城夜景之美:月升中天,两江映月影,城中万家灯火与月光交相辉映;后写诗人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意欲进一步探奇觅胜,可惜夜深人睡,无人为我解析美景之奇。全诗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无限赞美之意。

重庆府

何明礼

何明礼(1714—1768),字希颜,号愚庐,四川崇庆(今崇州市)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解元。曾佐修《成都府志》及什邡、新都等县县志,所著《江原文献》为乾隆《崇庆州志》底本,一生著作颇丰。

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烟火参差家百万,波涛上下浪三千。

锣岩月峡谁传去,要使前贤畏后贤。

【注释】

①造化镌:大自然的精心雕琢。

②如麻舟楫:形容两江舟船排列之多,港口繁荣。

③巴字:指嘉陵江与长江蜿蜒汇于朝天门,江流曲折如“巴”字。

④此句写城中高低错落的居民有百万之多。

⑤此句写重庆历史悠久,两江波涛浪击了三千年。

⑥锣岩、月峡:指朝天门以东的铜锣峡和明月峡。隐含两件史事:一是1371年朱元璋部将廖永忠率水师攻克铜锣峡,大夏王朝明玉珍之子明舁出降;二是1644年明末农民军张献忠率师攻占铜锣峡,控上游重镇江津,再顺江而下,夺浮图关,占枇杷山,夺取重庆。

⑦此句写廖永忠让贤。《明史·廖永忠传》:“永忠率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异请降,永忠以(汤)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原来汤和是大将,廖永忠为副将,虽先下重庆,但主帅汤和未至,则谦让由汤和受降。以此表达诗人赞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古人之意。此诗写当年重庆“如麻舟楫”、“烟火百万”的繁荣景象,江流书“巴”字的地域特色,“波涛.上下浪三千”的亘古历史,笔触清丽,意境宏阔,气势磅礴。尤其结句充满豪情,表达“前贤让后贤”之意,有催人上进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