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的种植密度各地都不一样,因气候、品种、肥水条件、管理技术水平等不同而变化。50年来,我所经历的柑橘种植密度有几次大的变化,每次变化代表着柑橘栽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各种种植密度和株行距对柑橘生长和结果影响怎样?我有一些体会和看法。
1.每亩60株,株行距3.3米×3.3米
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南种植柑橘的主要形式和密度。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柑橘迎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全省柑橘栽培面积从1958年的10.3万公顷,到1980年达到67万公顷,增长了6.5倍,这个时期发展的主要品种是温州蜜柑,其中中熟品种尾张占80%,全省温州蜜柑的种植密度比较一致,3.3米×3.3米,每亩60株,不管是湘南湘北、山地平地都一个样。这样的密度成园快、投产早,提高了柑橘产量,促进了当时柑橘生产的发展。随着肥水条件的改善,树龄的增大,这样的密度封行早,致使内膛阳光不足、枝条枯死,结果部位外移,产量、品质下降。只有坡度大的山地橘园,生长势弱的早熟温州蜜柑品种宫川等,在这种密度下还有一定的产量优势,维持了较长的盛产期。在密度大,又是正方形种植的橘园,成园后管理很不方便,更新修剪困难。
2.每亩100株以上,密植栽培
20世纪70年代,湖南各地学习广东潮汕地区水田种柑橘的高产经验,刮起了一股柑橘密植风。一般每亩110株,株行距2米×3米,高的222株,株行距1.5米×2米,甚至每亩300株、500株。这种密植园选择的都是肥沃好地,采用高肥、高水精细管理,确实达到了早结高产。我在道县上关大队的密矮早试验园,第3年(1976年)红玉血橙最高亩产达到了829千克,是湖南省当时密植栽培的最高单产。在柑橘产量还不多的年代,选择好地密植种植,通过精细管理,达到了早结高产,可激发群众种植柑橘的积极性。湖南省石门县的早熟温州蜜柑,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当时石门每亩300株、500株的早熟蜜橘高产试验,虽只维持2~3年,可群众见到了产量,有了收益,看到了希望,提高了发展柑橘生产的积极性,才有了今天的石门柑橘产业。柑橘密植早结高产,只能维持2~3年,适用于树势弱的品种,几年后就必须间移或间伐,没有别的选择。这样成本折算下来,密植纯收益并不很高,在柑橘出现结构性过剩的今天,也就失去了应用价值。
3.每亩45株,株行距3米×5米或2.5米×6米
1982年我调到零陵柑橘示范场,参与中澳柑橘合作项目工作,在示范场总体设计中担任柑橘栽培管理部分的设计。我当时设计的种植密度是每亩45株,株行距3米×5米,其根据是两点:一是示范场当时全是荒地,水土流失严重,杂草也不长,天天是土地晒太阳,浪费资源;二是中澳柑橘合作项目中澳方示范园采用的株行距是2.5米×6米,每亩地是45株,我们的园是学习跟班园,密度当然也应跟着一样。1984年当时的湖南省农科院院长贺善文先生来场视察,也感到奇怪,说:“你在道县种得最密,这里又种得最稀,为什么呢?”,我说:“道县那是肥得流油的好地,群众等着要产量,要收益。而这里资金紧张,土地在抛荒,只有种稀点,减少建园投资,先把无偿的土地、阳光用上”。就这样,示范场建的200公顷橘园,一个标准,每亩45株,中方的3米×5米,澳方20公顷示范园、母本园2.5米×6米。30多年过去了,这种种植密度的橘园仍在高产,管理好的亩产3000千克以上。在盛产期,很多承包户亩产达5000千克以上,2009年唐顺香25年生涟红创造了亩产9613千克的最高纪录。这样的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方式,30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进入盛果期始终保持4米多的树冠,株间略有交叉,行间留有一定的空间,阳光通透,管理方便。澳方示范园2.5米的株距,虽然密了一点,但也坚持了30年,比正方形种植的管理方便,产量稳定。湖南道县发展脐橙,在建园技术培训时,我都推荐3米×5米的种植密度和形式,从目前生长和结果情况看,效益很好。
4.每亩37株,3米×6米
进入21世纪,中国出现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柑橘省力化栽培、机械化管理已是必然之路。果园管理使用机械,除对园地道路有一定要求外,还要加宽行距,才能便于作业机械通行。果秀公司福田原料基地2006年种植的133.3公顷橘园,我采用了6米的行距,3米的株距,每亩37株,这是南方一般柑橘品种的最小密度。这种配置形式,我考虑两个因素:株距保持3米,有利于树体生长和中后期高产稳产;行距6米是因为我国南方橘园多为山坡地,将来使用的机械以中小型为主,一些大型机械在山地利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目前生长的情况看,株间枝条还有2年才能交叉,行间原设计间种4年西瓜,现在已种植6年,有的还可种2年,弥补了橘园的早期收益,亩收入比多种几株柑橘还高。尤其是近几年,柑橘价格不好,这种密度间种嫁接西瓜,收入高,柑橘管理花工少。中后期行间不种西瓜,柑橘管理用机械,可降低和节省管理成本,提高效益。零陵柑橘示范场的种植经验证明,这种密度保持30年的经济结果年龄是可行的。
(作者:郑朝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