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27”大屠杀中,有位过去从来没有人提过的年轻的归国华侨也被国民党特务残杀在渣滓洞。他叫廖瑞卿,矮矮的个子,黑胖胖的脸,说一口地道的广东话,牺牲时年仅24岁。
这位热爱祖国、忠诚共产党的华侨战士,在反蒋斗争中,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写下了永远让历史记忆的辉煌一页——
1925年,廖瑞卿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一个华侨家庭。读中学时的廖瑞卿,听父辈们讲述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东北三省、在我华北的暴行,在南京大屠杀等等血腥悲惨的一桩桩事后,毅然决定要回祖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誓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以尽祖国儿女的报国之心。1941年,16岁的廖瑞卿告别了父母和亲人,登上从印尼爪哇岛驶向祖国的轮船,这时的他,恨不能一步登上祖国大陆,立即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去。
回到祖国后,正值蒋介石制造的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刚发生不久。廖瑞卿顿时被这等无法想象的“怪事”惊呆了:为什么不打侵略者却要灭自己的同胞?他不解。在广州,廖瑞卿接触到的不是积极抗日的活动,而是国民党到处抓捕、杀害那些一心想抗日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罪恶情景。胸怀满腔爱国热忱却是报国无门的廖瑞卿,最后连个工作都找不到,只得流浪街头。他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苦果。
1943年,廖瑞卿辗转到达重庆。一份叫《西风》的杂志登报招聘雇员,他被录取做收发和邮购工作,算是有了碗饭吃。不久,抗日战争胜利,本以为可以翻身的廖瑞卿却被搬往上海的《西风》杂志社解雇了。后经同乡介绍,他到法院当录事和收发。靠微薄收入生活的廖瑞卿,却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用来购买了很多进步书籍和杂志,如饥如渴地阅读,这使得他有了进步的思想意识和渴望追求革命的理想。那时,廖瑞卿最喜欢看的一份报纸是《新华日报》,报上那些救国救民的文章和报道,常令他心潮澎湃。年轻单纯和追求进步的廖瑞卿,哪里知道此刻特务已经注意到了他……
1947年6月1日,蒋介石再一次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对共产党和爱国人士进行大逮捕。3日凌晨,当山城重庆的人们正在沉睡之中,一队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军警,包围了法院,抓走了廖瑞卿。在敌警备司令部所属的鲁祖庙看守所内,特务们多次严刑拷打,要廖瑞卿承认是共产党和交代组织同伙。廖瑞卿嘲笑敌人,说:“我巴不得是共产党呢!”他的不屈不挠,反而让敌人确信他一定是个“顽固的少共党”。不久,他被押解到渣滓洞监狱。
对革命者来说,敌人的监狱是锻炼革命意志的熔炉,是学习革命理论的学校。难友们爱护这位举目无亲的青年华侨。与廖瑞卿同一室的几个共产党员的表现,使他深受教育和帮助,他也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共产党和共产党员。从此这位说话有些洋气、长得一副“广东仔”面容的年轻华侨与狱中的共产党员团结融合在一起,并时时处处毅然同其他共产党员一样,积极参加狱中党组织领导和发动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如绝食斗争、追悼新四军战士龙光章大会、1949年元旦祝捷活动。有一次监狱特务问廖瑞卿:“你现在好像真共产党了!”廖瑞卿昂着头,骄傲地回答道:“共产党还有假?我就是!”据说,狱中党组织已经准备考虑吸收廖瑞卿,然而垂死的敌人提前实施了大屠杀——1949年11月27日夜晚,这个远离父母姐妹,满怀壮志归国抗日的华侨儿子,壮烈牺牲在反动派的机枪子弹下,他把热血洒在他心爱的祖国大地上,他把忠诚留给了他向往的共产主义信仰……
(作者:何建明 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