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柑橘种植技术专家谈——郑朝耀50年柑橘种植经验》 | 二 柑橘育苗技术(一 柑橘容器育苗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0-07-16 17:26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柑橘容器育苗是中澳柑橘合作发展项目的主要内容,我和我老伴从1982年开始至2013年,一直在进行柑橘容器育苗研究,长达30年。在长期的育苗生产实践中,我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项改进,并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农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现在我们的容器育苗技术,已逐渐完善,在生产中发挥效益,育苗技术和苗木质量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肯定,受到了广大果农的欢迎。现将改进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设施的改进

(1)育苗棚型:第一次改无排架棚为有排架棚,提高了抗压力。我们最初使用的育苗大棚是半圆拱式大棚,长42米,宽8米,顶高3米,每个棚336平方米。这种大棚是半圆拱的,两边没有肩高,有50厘米宽不能摆放苗木,管理也不方便。第二次改为有肩高的标准蔬菜大棚,长30米,宽6米,顶高3米,肩高1.4米。两边有1.4米的肩高,管理更方便了。由于中间没有排架,抗压力差,2008年的南方大冰冻时,我们所有的育苗大棚,没加固的全部被压垮,而中间加了顶撑的5个棚,只被压弯了但没有垮。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将育苗大棚改成30米长,8米宽,顶高3.2米,每4米加有排架,肩高增至2米,两边肩高横杆改为40毫米×60毫米的方管,每个排架中顶处下方,还加有活动防雪撑杆,冬天放下,夏天收上。这样改进以后,抗压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2)遮盖材料:改盖农用膜为防虫网,有利于透气降温。大棚盖的材料是根据温度、光照来决定的。最开始澳方专家设计盖乳白色薄膜和50%透光率的遮阳网。通过两年的使用,苗木枝干纤细,叶片薄,说明光照不足。后改为国产的长寿农膜,光照好了,但夏季高温时,棚内温度过高,中午超过40℃,需盖遮阳网。连栋大棚盖遮阳网,可使用机械,而单棚没有机械,操作很不方便。如果盖上不收,阴天时明显感到光照不足。2009年开始,我们改为盖40目的防虫网。几年的使用效果证明,光照良好,夏季棚内也不出现高温。冬季冰冻时,防虫网上结冰,等于盖了一层薄膜,保温效果也很好。

(3)育苗袋(桶):改育苗大袋(桶)为中等软质袋,降低了生产成本。育苗袋的大小与苗木质量关系极大。最初我们用的育苗袋是长30厘米,直径15厘米的,每平方米育苗54株,袋大了,装料多。后改为高38厘米,上口宽12厘米,下底宽10厘米凹凸状的育苗桶。使用育苗桶后育苗质量提高了,尤其是苗木根系生长好。但这种育苗桶太高,摆放不稳,装料多,运苗困难,桶的成本也很高,相当育苗袋的2~3倍。经我们多年的反复试验比较,从苗木质量、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现在使用高25厘米,直径13厘米的黑色软质袋最为理想。袋的成本低,使用方便,苗木生长也很好。

2.营养土基质的改进

改锯木屑、河沙基质为谷壳灰、黄泥土基质,促进了根系生长。

(1)锯木屑、河沙基质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最开始使用的育苗营养土基质,锯木屑:河沙为3:1(体积)。这种基质在柑橘容器育苗中使用了20多年,当时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通气性好,有利根系生长。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森林控制了砍伐,木材加工日趋减少,河流也限制了采沙。锯木屑、河沙资源减少,价格上涨,甚至到了买不到锯木屑的地步。同时,经我们多年使用这种基质育苗,发现根系生长不均匀,周边根多,呈筒状,中间根少。如果水分管理不好,营养土干透了以后再浇水时,中间就很难进水,就是放入水中浸泡几天也不进水,易造成苗木根系僵死。这种中间根系少、外边须根僵死的苗,定植后发新根困难,缓苗期长。

(2)草炭、河沙、谷壳基质 这是重庆忠县施格兰公司用的柑橘容器育苗配方。我们2006~2008年应用了此配方,草炭土:河沙:谷壳的配比为1.5:1:1(体积)。这种基质解决了锯木屑、河沙基质干了不透水的问题,根系生长也很好。可草炭价格太高,每株苗的草炭成本需0.6~0.8元,比锯木屑高出1倍多,且资源也很有限,要到四川去买,成本太高。

(3)谷壳灰、黄泥土基质 2006年,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工厂锅炉改烧谷壳,大量的谷壳炭化灰当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也挖出大量的黄土堆积,公司老总要我想办法在育苗上利用。燃烧谷壳的炭化灰和建设工程挖出的底层新黄土,都是废弃物,但都是未经污染的无菌废料,符合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的要求,不需要再次消毒灭菌,生产成本低,每株苗的基质成本约0.10元,比上述两个配方便宜很多。其配比为:谷壳灰:新黄土=1:(1~1.5)(体积)。谷壳灰、新黄土基质不但成本低,经两年的使用证明,根系生长还特别好。两年内须根刚好将营养土长满,中间须根多,周边须根少,且不沿袋边转圈。这种基质营养土干后只要灌水,水分就可以渗透到整个袋内的营养土,不会造成根系僵死。

在多年的容器育苗生产中,我们观察到营养土基质的种类和配比的好坏,可以从苗木根系的生长情况看出来,锯木屑、河沙基质,外边根系多中间少,这说明营养土孔隙多,通透性太好,根系生长快,只向前长,不发侧根,中间根才少。而向前长的根碰到袋壁便不能向前,只好沿袋边长,相互缠绕,水分不均,就容易干枯了;而用泥沙配制,情况就完全相反。2004年,我们用一批泥沙配制,沙细含泥量多,虽配比与河沙一样,但由于细沙泥多,配出的营养土孔隙少,通气性差,根系生长不但数量少,也长得不好,一年还长不到袋边(6~7厘米),但根比较粗壮。而谷壳灰、新黄土基质就不同了,根系生长好又全在营养土中间,周边没有缠绕,这说明营养土孔隙度很合适,不松不紧刚好可满足根系生长要求,这才是最好的基质配方。草炭虽然也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但成本太高,综合分析,选择谷壳灰、黄泥土是最佳的基质配方。

在应用谷壳灰、黄泥土基质时,我们按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配比。如容器育苗,按1:1配方较好,而在枳壳砧木育苗时,则按2:1的配方,谷壳灰增加一倍,这样在枳壳苗移栽时,容易扯出,不易断根;在桶栽采穗树时,则采用0.5:1的配方,谷壳灰减少一半,更有利于保水,以减少灌水次数,节水省力。

3.肥料配方的改进

改多种肥混配为简单菜饼混配,简化配方,有利于苗木生长。原引进澳方柑橘容器育苗技术时,肥料配方非常复杂,每立方米培养土加入的各种肥料见表2-1。

由于我国当时没有生产带蜡质壳的缓释长效复合肥,也没进口,在推广容器育苗技术时,我们采用菜饼肥代替长效复合肥,第一次改进后的肥料见表2-2。

表2-2的配方是以澳方的养分用量为依据改进的,只是氮素少一点,其他基本相同,其配方还是很复杂,有些肥料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2004年开始进一步改进肥料配方,使其更简单,更容易操作,其基肥配方见表2-3。

前两个配方追肥均使用尿素,以氮为主,而现在我们一律不单独追施氮素化肥,只追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15%)。生长季节4~9月,每月撒(点)施1次,砧木苗每株每次施1克,嫁接苗每次施2克。嫁接苗剪砧后(3月上旬)每株点施腐熟菜饼肥10~15克,点肥后用竹签插松营养土。这个配方使用近10年了,苗木生长良好,没有出现缺肥缺素现象,是一个简便、低成本的柑橘容器育苗肥料优良配方。

4.育苗技术的改进

(1)砧木苗培育的改进 推迟播种期、移栽期,采取断根移栽,促进根系生长。国外培育柑橘砧木苗用专用砧木育苗盒播种,在温控大棚内培育,而我国大部分育苗单位都是在自然温室大棚培育。从多年的育苗情况看,在中亚热带育苗,枳壳播种应以12月下旬至1月上旬为佳,播早了冬季出苗不整齐,尤其秋季播种的,10月出苗生长,12月气温低时停止生长,至3月气温上升时又重新生长,有一个明显的生长接口,停止生长处第二年节间短、易长刺,不便嫁接操作。3月播种太晚了,9月达不到嫁接粗度(嫁接处径粗0.5厘米)。我们经多年比较,只有元旦前后播种枳壳是最佳时期,3月上旬可出苗,这时气温已上升至20℃,不再停止生长,5月上、中旬移栽,9月上旬都能达到嫁接粗度,不高不矮,便于嫁接操作。

砧木苗一般都是扯苗移栽的,要保证根系顺直不弯不断,操作起来很困难,尤其是苗大了根系多,很难理直。根据我们多年的做法:一是早移栽,在枳壳苗二次梢停止生长时(5月中旬),苗高12~15厘米移栽最好,须根量少,易理顺。二是断根移栽。每次移栽扯的苗,将主根用菜刀剁断,留根长6~8厘米,这样移栽根易理直。种前浸生根粉、黄泥浆发新根快,长新根多。

为了保证砧木苗有发达的须根,播种砧木苗一定要用配制的营养土,且增加谷壳灰的量,按谷壳灰:黄泥土=2:1配制,土壤疏松,根系生长好,扯起来细根不易断,移栽后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

(2)接穗采集技术的改进

1)建立采穗圃 建立专用采穗圃,提高苗木质量。以前柑橘育苗都是在大田结果树上采接穗,开始搞容器育苗,我们也没有建立专用采穗圃,接穗在母本园剪取。随着育苗数量的增加,母本园采的接穗已不够用,就建立了专用良种采穗圃,在小幼树上采接穗。现在我们容器育苗建立了三种采穗圃。

①原种采穗圃 2009年我们选择6个品种,有兴津、南柑20、涟红、海红、宁红5个温州蜜柑和哈姆林甜橙共12个单株,委托国家柑橘资源中心长沙分中心进行脱毒,2013年春用第一批脱毒苗建立原种采穗圃。原种脱毒苗栽培在陶瓷缸中,用双层防虫网隔离,防止病菌感染,5年做一次病毒检测,确定可否继续利用。

②一级采穗圃 在连栋大棚网室内,建立500株用塑料桶栽的各个良种一级采穗圃,一般品种20~30,发展品种50~100株。这些苗木接穗采自原种圃,在网室内隔离培养,主要是保存品种,提供生产采穗圃接穗,5年更换一次。

③生产采穗圃 按照容器育苗的需要,在连栋大棚网室内,地栽2500株当前发展的品种,为育苗用生产采穗圃,现有兴津、涟红、海红三个品种,其中涟红、海红各1000株,兴津500株。每年利用早秋梢(7月上旬)做生产育苗接穗,每株采穗幼树每次可采接穗10~15支,接芽100个左右,可满足育25万株苗的需要。5年更换一次采穗树,如果生产需要可随时更换新的采穗品种。

2)采集接穗方法的改进

①由从结果大树采接穗,改为从2~4年生幼树采接穗。原认为幼树遗传性不稳定,多年的实践证明,经多代嫁接繁殖的子代,幼树遗传性状是稳定的,其变异性不会影响育苗使用。

②由采春梢为主改为采早秋梢接穗。幼树早秋梢生长量大,粗壮,接芽充实饱满,枝条利用率高。尤其是温州蜜柑,春梢枝条很细弱,呈三角形,削取芽片很困难。甜橙春梢虽好一些,但与早秋梢比,利用率还是低得多。至于秋梢芽的成熟度,主要由放梢时间决定,以湖南8月的气候,从萌芽至枝条老熟可采为接穗使用,需40~55天,即要在7月上、中旬放采穗早秋梢。在放梢前,剪掉二次夏梢(6月梢),以保证早秋梢放得整齐粗壮。育苗数量大,嫁接时间长的,采穗树要分次放梢,不然放早了的梢,易重新萌芽长梢,影响芽的利用;放晚了,芽又不能按时老熟,到时无枝条可用。

③由剪除叶片,改为用手摘除叶片,枝条无刺的可用手拉叶片,这样可大大提高工效,无叶柄也有利于嫁接操作。

(3)嫁接技术的改进

1)嫁接方法、时期

柑橘嫁接的方法很多,各地有各地的传统方法,只要习惯了,任何一种嫁接方法都是可行的。经多年应用比较,在湖南我们认为秋季以腹接较好,春季用切接。秋季腹接从8月下旬可接到10月中旬,嫁接时间长,芽的利用率高。秋季腹接,未成活的可秋季补接,也可在翌年春季(3月)剪砧后,用切接补接。春季切接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湖南春季寒流多,低温阴雨天多,不宜大面积育苗采用,一般是用于补接。

2)削芽切砧方法

削芽切砧方法因接穗形状和砧木大小灵活应用,不受嫁接方法限制。腹接可用盾形片芽,也可用切接通芽,切接同样可用这两种芽嫁接,均由接穗形状确定。接穗粗呈圆形或大三角形的削盾形芽片;接穗呈扁三角形的,就削切接通芽,以提高接芽利用率。不管是用哪种芽片嫁接,秋季腹接全封芽包裹,春季切接均露芽包扎(图2-1)。

图 2-1 (1.削砧 2.切砧皮 3.插芽 4.捆膜)

3)接芽存放方法

柑橘嫁接削取接芽时,采取集中削芽,削取的芽先存放在小碗的清水中,然后再嫁接。秋季嫁接天气热,野外嫁接太阳大,温度高,很辛苦。先集中在家里或树阴下削芽,就舒服多了,时间也好利用。早晨5~7时天不亮就削芽,早餐后7~12时在田间嫁接,中餐后13~15时在家削芽,15时以后才出去嫁接。削的芽先放在清水碗中,每小时换一次干净水,对成活率没有任何影响,且延长了嫁接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这种集中削芽的方法,也适合流水作业,专人削芽后分开嫁接,还适合初学者嫁接,有经验的削芽,初学者嫁接。

这种集中削芽用清水存放的方法,我们还应用在桃、梨和葡萄的硬枝嫁接上,效果也很好。尤其梨单宁含量多易褐变的品种,削芽存放在水中,减轻了褐变的发生,可提高成活率。

(4)嫁接苗管理技术的改进 在嫁接苗管理上,追肥、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都是按一般常规管理方法进行,没有大的改进。在抹芽、打顶整枝等技术操作上,我们将传统技术进行了新的组合,使之形成了一套新的技术经验,大大提高了苗木质量。

1)及时抹芽,保持单枝延伸。我们的柑橘嫁接苗一年长5次梢,春+一夏+二夏+一秋+二秋,前4次梢一律保持单枝延伸,让每株苗叶片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发育良好,多余的芽,及时抹除。抹芽时,细苗留直立强壮芽,旺苗留中庸芽,控强扶弱,以促使苗木强弱生长平衡。最后一次梢,即二次秋梢可留2~3条梢,这样可以使苗木长得丰满。主干通过一年多次生长,也能承受得住多分枝的重量,不会弯曲。多留最后一次秋梢分枝,可分散养分,防止和减少晚秋梢和冬梢的发生,减少抹梢管理工作量。

2)连续打顶,培养强壮单干。这是培育优质苗的关键技术,前4次梢每次梢均留3~4叶打顶,个别强壮苗留5叶。春梢由于接芽的差异性,有的芽发出后就只长1片大叶,其余均是鼠尾小叶,这时要及时摘去有小叶的枝梢,只留1或2片大叶,以积累养分,促发新芽。每次梢通过留3~4叶连续打顶,使养分集中长叶,控制氮肥施用,使叶片厚实而不肥胖,光合功能强,苗干直立粗壮。这样培育的容器柑橘苗,不仅橙类苗不要插支柱,而且干性差的温州蜜柑苗也从不插支柱,苗木一样直立,不弯不倒。

3)及时整枝,保持单干。通过及时抹芽和连续打顶以后,苗圃内整枝的工作就很少了,只是抹芽时有些漏抹的,或是抹芽时看不准的,展叶后需要整枝,这时留直立的,抹掉弯曲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苗打顶以后,在长夏梢时,又从基枝处长出了新的枝梢,这种新枝梢多数都比原来的枝干生长势强,视情况可用来换干(图2-2),剪除原来的老枝。

图 2-2 夏捎换干

4)按时排苗,促使平衡生长。由于各种因素,苗木生长都会有差异,高矮不一致,大田育苗这种情况无法调整,容器育苗就能够做到。在嫁接苗生长的一年中需排两次苗,第一次排苗在一次夏梢生长后(6月上、中旬),第二次排苗在二次夏梢生长后(7月上、中旬)。方法是:将强壮苗排放中间,将中间的矮苗拿出来排放在周边,利用周边光际效应,促使苗木平衡生长。第二次排苗时,特别细弱、长不起的苗,要及时剔除,以减少管理用工,提高出圃率。

5)重剪重发,保持生长健壮。容器育苗出圃率一般在80%左右,剩下20%的次品苗需要存圃一年重新培养。对一些有培养价值的存圃苗,在苗木出圃后,集中起来摆放,在嫁接口以上,留2~3厘米重剪,有老叶的留2~3片,无老叶也没关系,不影响萌芽和生长。萌芽后至展叶前,分别将多余的芽抹除,留1个生长直立的壮芽,培养成单主干。这种重剪的苗,春梢叶数可留5~6片,以后各次梢仍以3叶为主,管理同第一年的嫁接苗一样。培养一年还达不到出圃标准的老苗就剔除淘汰。重剪还可应用在存圃苗上,有时育的苗当年出圃不完,留在苗圃内。这种存圃苗可在春季大量售苗季节过后的4~5月,嫁接口上留3~4叶重剪重发,萌芽后留单芽生长,其他管理按一年生苗进行,这样可避免存圃苗枝叶老化,保持年轻健壮。

注:《中国柑橘》1987年第3期发表,1987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