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 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数九)(2)

发布日期:2020-07-14 17:17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二·冬至节习俗

祭天、祭祖

1.祭天

皇帝祭天,就是祭祀天神。《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载:“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古代祭天是天子一年之中的大事。

祭天的时间,大司徒用土圭日影测量土地的方法来判断冬至的时间。即竖一根直立于地面的杆,太阳位置不同,影子长短与方向不同,可知季节变化和地区方位。夏至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能较正确地测定冬至日期。《史记·天官书》还记载有“悬土炭”定冬至的方法。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孟康注说,在冬至前三天,把土和炭悬在衡(衡: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即秤。)的两边,使其平衡,冬至日阳气至则炭重,便失去平衡。

祭天的仪式,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说:“凡乐,圜锺为宫,黄锺为角,大蔟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四十三曰:“云‘冬日至’者,《春秋经》所谓日南至,于周为孟春(正月),而云冬者,据夏正中冬月(十一月)。凡此经四时,并用夏正。”故《礼记·月令》乃有孟春之月(正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的记载,影响所及,后世便出现冬至和元日两次祭天习俗。就历朝祭天时间而言,明确采取《周礼》冬至圜丘祭天说并执行的是魏晋南北朝时代。隋唐承继北魏以来的制度,正月、冬至祭祀上帝。宋及明清,继承唐制,于冬至和正月祭祀昊天上帝,而元朝是冬至祭天。冬至时节的祭天活动就是一个特定的天人沟通仪式,历代帝王均将冬至视为盛大的朝仪活动日,冬至节仪被称为“国之大典”,在冬至这天南郊祭天,朝会群臣与各国使节,共贺佳节。关于具体的祭天仪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北宋冬至祭天仪式记载甚详。

古代为什么选择在冬日至(冬至)祭天?《周礼》贾公彦疏曰:“礼天神必于冬至,礼地祇必于夏至之日者,以天是阳,地是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是以还于阳生阴生之日祭之也。”圜,象征天体;丘,土之高者为丘。圜丘,即圜形的高土台。贾公彦说:圜丘“取自然之丘者,圜象天圆,既取丘之自然,则未必要在郊,无问东西与南北皆可也。”孙诒让《周礼正义》则认为:圜丘所在,虽无正文,应从阳位,当在国都之南。汉魏诸儒并谓圜丘在南郊。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也在北京的南郊。

清代山西民间亦有祭天的风俗。清康熙二十六年刊山西《阳城县志》:“十一月‘冬至’,谓之喜冬。官率合属,前一日习仪,五鼓望阙拜贺毕,绅士家亦行拜贺礼。民间止以面饺祀天,遍奉家长。”清光绪八年刊山西《平遥县志》:“十一月‘冬至’,早祭天以米糕;夜焚纸钱,哭于门外。”

2.祭祖

在寒风凛冽的时候,人们为了顺利度过新旧交接的时间节点,求助于与自己关系至为密切的祖灵,并且在祭祀祖先的仪礼活动中对族群关系进行了再确认,从而增强家族的凝聚力。

冬至祭祖之俗,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冬至节前数日就清洁斋戒,冬至之日,以黍米与羊羔祭祀玄冥之神(玄冥之神:北方水神。)与祖宗。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了起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则说,宋人在冬至“祭享宗禋,加于常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说:“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 饦’之谚。”

明清以后民间依然以冬至为祭祖日。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清同治十一年刊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省墓如清明。”清光绪十一年刊江苏《丹阳县志》:“冬至节,各姓宗祠祀祖,市肆五更敬利市神如年初,爆竹声达旦。谚云:‘冬至大于年’。”清同治十二年刊《重修成都县志》:“十一月‘冬至’,人家祭宗祠,无祠则祭于家。”清道光二十四年补刊四川《金堂县志》:“十一月,冬至节,居民多以是日祀其先祖。”清光绪十二年刊四川《增修灌县志》:“十一月‘长至日’,人家祭宗祠,无宗祠祭于家。”

清代北京的旗人在冬至祭“祖宗杆子”,祭后亲朋围坐,分吃祭过祖宗的“白肉”。清阙名《燕京杂记》:“燕俗不重冬祭,南人官于京者,设筵祀其先人,邀乡亲饮之。”福建人在冬至节这天,以一种米粉做的团子祭祖,有的还在门口挂两个米团。

贺冬拜节

古人很看重冬至。中古时期年节、寒食、冬至并称三大节。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曰:“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大率多仿岁除故事而差略焉。”唐人又以“小岁”称冬至,白居易在《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中有“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的佳句。

宋人最重冬至,冬至在民间生活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年节,故民间盛行贺冬拜节,互送节物,举杯相庆的风俗,一如后世的新春佳节。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都城以寒食、冬、正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中无节序,故人间多相问遗,至献节,或财力不及。故谚语云:‘肥冬瘦年’。”北宋周遵道《豹隐纪谈》:“吴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曰‘肥冬瘦年’,互送节物。寓官颜侍郎度有诗曰:‘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一月冬至》:“十一月仲冬,正当小雪、大雪气候。大抵杭都风俗,举行典礼,四方则之为师,最是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馈送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禋,加于常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 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明清时代除郡城和一些大城市外,小城镇和乡村的冬至气氛似乎不如前代热烈。作为大如年的节日,冬至特点之一在于要有交贺活动,拜贺又称拜冬、贺冬。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十一月冬至日,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民间不尔,惟妇制履舄,上其舅姑。”明代田汝成辑撰《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冬至,谓之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吴中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说。”明清以来方志中记载了各地拜贺或“如元旦仪”的固然不少,但也有相当多的方志说交贺活动只限于士大夫。有的方志还把士大夫和民众做了区别,说士大夫重视贺冬,民众注重祭祖。如明嘉靖刊河南《沈丘县志》说:“冬至,各具酒肴以祀其先,士夫中亦有行序拜礼如正旦仪节,谓阳道方亨,君子道长,故贺之,凡民未有行之者。”河南光山、浙江会稽明代所修志则记载了当地不拜贺。清嘉庆十八年刊四川《纳溪县志》:“十一月‘冬至日’,士夫相拜贺,名曰‘拜冬’,民间无节。”民国二十三年刊《乐山县志》也说冬至日仪如元日,“惟士大夫相贺,余则否。”

1.履长

古代冬至有“履长”之贺,还有儿媳妇向公婆献鞋袜的风俗。

三国魏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云:“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十一载北魏崔浩《女仪》言:“近古妇以冬至进履袜于舅姑。”此“近古”不知何时,据《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可知此俗,兴起于汉代。北朝仍尚此俗,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卷一《礼异》云:“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明代田汝成辑撰《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记吴中冬至:“舂粢糕以祀先祖,妇女献鞋袜于尊长,亦古人履长之义也。”明谢肇淛《五杂组》:“晋魏宫中女工,至后日长一线,故妇于舅姑以是日献履、袜,表女工之始也。”清末此俗仍盛行于北方,如清光绪六年刻本湖北《荆州府志》载冬至节,“荆人虽不拜庆,而袜履之献舅姑,仪如北地”。

冬至很早就有了祈寿添岁的民俗,人们在冬至前一夜要守冬,如年节守岁,冬至前夜也因而被称为“冬除”或“除夜”。宋金盈之《醉翁谈录》有“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的说法。老人是家庭的尊长,更要为老人延寿。为老人祈寿的民俗之一,是妇女给家里的长辈奉献新做的鞋袜,古代称之为“履长至”。这种习俗是晚辈在向长辈表示孝心,年轻后辈及时给老人奉上新鞋新袜,帮助老人过冬,但其更重要的是民俗礼仪意义,即旨在通过这样的献履仪式,使老人们在新岁之始,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健康长寿。因为在古代民俗观念中,人与自然同禀一气,在一阳复始的时节,只要能与自然同步相应,人们就会获得新的生命力。

唐代洛阳人冬至戴一阳巾。明吕毖辑《明宫史》载: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无论“戴一阳巾”,还是“穿阳生补子蟒衣”,都与新鞋新袜一样是冬至应节的服饰,它们都带有人们顺阳、助阳的美好意愿。

2.敬师

汉崔寔《四民月令》载:冬至之日“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元旦”。“师”,就是老师。这种冬至节敬师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清同治十三年刊山西《阳城县志》:“十一月‘冬至’,各塾虔备脯醴祀先师。焚冥镪于先茔。生徒诣馆师叩贺。作酒馔邀贺。”清宣统三年刊陕西《泾阳县志》云:“‘冬至’,以黄昏祭祖,而读书子弟亦祭先师于塾。延师教子弟者,亦于是日盛馔款塾师,致关聘以订来年之约。”民国九年刊山西《虞乡县新志》:“十一月‘冬至’即‘冬节’。关门闭户,以养微阳。俗掘蔓菁晒干,以为药物。各村学校于是日拜献先师。学生各备豆腐来献,献毕群饮,俗呼为‘豆腐节’。”民国十八年刊山西《翼城县志》:“十一月‘冬至’,为一阳之首。翼民于是日烹羊炰羔,斗酒自劳,曰‘吃头脑’。又旧日学校或家庭聘请教习,均以此日订之。”

(作者:江玉祥 牛会娟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