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巴人密码1•七星聚会》 | 第十五章 大三峡(6)

发布日期:2020-07-02 17:45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这时,快艇即将出峡。有人说:“快看,孟良梯!”

李虎仰头望去,在南岸直耸云天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从崖底一直排到山腰,石孔顶端有一洞口。

郑雯说:“那就是有名的黄金洞。”

“哦!我想起来了,小时候我看过一本书。”李虎回忆说,“是童恩正先生写的《古峡迷雾》。故事讲的是,一支考古队由大溪支流进入一个秘洞,历尽艰险,最后来到出口在江岸绝壁上的黄金洞。结果证明那是几千年前虎族人驾独木舟逃避楚人追杀的一条密道,虎族人只在那里作过短暂停留,在石壁上画下一些神秘符号,然后脱险而去。书中所写的黄金洞,应该就是这里吧。”

由于工作的便利,郑雯显然比李虎对黄金洞了解更多。她说:“还有一部名叫《喋血夔门》的电影,讲的也是这里的故事!有关黄金洞的传说很多,什么公孙述的黄金珠宝,诸葛亮的兵书,刘备的宝剑。还说里面藏有宋朝名将杨继业的尸骨,洞下那串石孔,就是杨的部将孟良为盗杨氏遗骨所凿,所以当地人就称这石孔为‘孟良梯’。古往今来,神秘的传说引起不少人的兴趣。但在黄金洞的上面有70余米的悬崖,下面是200余米的深谷,让无数慕名前来的寻宝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据说,1958年曾有当地一农民从崖顶悬索进洞,发现了悬棺,还捡回一把青铜剑。1998年,中国、英国、爱尔兰三国联合探险队,也是通过悬索方式进入洞内,在洞中发现了一堆相互枕藉的尸骨,估计是许多人的遗骸。还发现有棺木碎片和四根完好的木棒。又在洞壁上发现有涂画物,洞内到处都是杂乱横陈的古代兵器、家用器皿。这样的结果,与种种传说相去甚远,令人大失所望。洞深仅有20米,没有找到任何能够证明传说中的种种事物存在的可靠依据。岩壁上红色的象形文字,图像、线条清晰可见。有人猜测说,黄金洞可能是古代巴人的灭绝之地。象形文字表明,巴国人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扶老携幼合族逃入洞中,走到江边洞口,发现是一条绝路,便用赭石写下了他们的不幸,以传后人,然后全体在洞中殉难,黄金洞遂成一国之墓!但是,既然是逃亡,洞内又怎么会有棺材呢?有带着棺材逃亡的民族吗?探险队带回的种种信息,仍然困扰着今天的考古学者。”

“这和《古峡迷雾》的情节是多么相似。我忽然想到,从你刚才描述的洞中情形看来,它会不会就是你姑父所说的‘迷失的王朝’?”

“如果是这样,那倒真的是一国之墓了!我们的所谓‘家族使命’也变得非常简单了。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第一,巴国灭亡的时候,这里已经是楚国的地界了,想来巴王不会轻易进入他国境地;第二,从洞内的探测结果看,一个迷失的王朝也不会如此简陋。所以,我估计,那可能是某一离散的部落在战争中陷入绝境留下的遗迹。如果能够见到岩壁上的那些字符,倒有可能解开谜团。”

李虎想到他们此行的使命,不禁有些激动,同时又不无担忧。他说:“三峡地区沟壑纵横、山重水复,各种洞穴成千上万,我们的任务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郑雯镇静地说:“既然当年曾经留下线索,谜语之中总会找到途径的。”

“一旦我们找到真正的秘宫,会是什么情形?”

“如果传说是真,那就是整个王室的最后归宿,真正的一国之墓了。肯定是……蔚为壮观吧!”

李虎说:“《古峡迷雾》这部小说曾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童恩正教授以天才般的想象,运用小说的形式去找寻巴国和虎族去向的答案,几乎让人觉得那就是真的。但我记得,在书的结尾,童教授却写了这样一句话:‘巴国和巴族的秘密,永远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之中。’也就是说,尽管是想象,童教授也没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可资慰藉的答案。在现实中,不少学者,包括你的父亲郑若愚教授,为解开巴人之谜奋斗多年,但有关巴人的许多谜团仍未解开,神秘巴国的最后结局仍然淹没在重重迷雾之中。”

“是啊!”郑雯将目光投向远处,似乎要洞穿数千年时光叠成的重重迷雾,“近年对三峡地区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巴人文物,让我们对巴人的文化、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这反而使巴人的历史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李虎拍拍手中书包,充满期待地说:“如果石虎的传说不假,我们此番前去,能不能真正揭开这些谜团?”

郑雯眼望着窗外向后移动的绝壁,沉思着说:“抽空得先把你那些拓片破译出来。那上面有关王室流亡的信息,对于我们要寻找的目标,或许会有帮助。”

李虎看看郑雯,虽然此时喝过两盒牛奶,精神尚可,但面色仍是一片苍白。他担忧地说:“你现在还是太虚弱了,得先恢复体力!要知道,我们即将面临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眼前是没法作出估计的!”

郑雯无言地点点头。

(作者: 周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