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桐槽村网上集市,我是万州区高梁镇桐槽村村支书牟方成,今天要给大家介绍村里的土特产。”
1月27日,牟方成又准时在家门口搭起直播间,趁着春节即将到来,他又开始为村里的香肠、红薯粉等土特产“吆喝”。
桐槽村平均海拔超过900米,临近除夕,接连几场小雨让当地气温又降低了不少。
牟方成紧了紧身上的外套,又安排前来“捧场”的村民坐在镜头两侧,“这样直播效果好些,人多更热闹。”牟方成笑笑说。
直播开始前,牟方成裹了裹身上的外套,又把村民带来的土特产一字排开。“趁着新春佳节,我要多销售几单。”牟方成笑笑说。
一身行头准备就绪,牟方成一边踱步,一边反复掂量直播的台词……
“各位网友买年货不要错过我们桐槽村的土特产……”直播开始,牟方成依次介绍面前摆好的产品,一场两小时的直播下来,他获得了上万次点赞,卖出了十多单土特产。
直播结束后,牟方成拿出现金,一一给卖出农产品的村民现场结算货款,然后掏出“卖货账本”在上面细细记录销售数据。
“趁着春节的热闹劲儿搞直播带货搞对了!”记下几笔卖出的账单后,牟方成笑了。
2020年,牟方成得知家乡高梁镇桐槽村村干部缺乏人手,便放下了在万州城区经营商贸公司和超市的工作,选择返乡担任村支书。
最开始,牟方成还是走的传统路子,发展种植、养殖业。但村里既没有劳动力,销路也是大问题,因此这条路很快就被发现走不通,村民也没了发展产业的耐心。
既然大规模发展传统产业的方式行不通,那能不能先把村民手里的土特产卖个好价钱?牟方成和妻子全成美决定先模仿乡村主播拍摄短视频,积累粉丝量后,再通过直播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2023年初,“桐槽村牟支书”和“牟支书生活号”两个视频号同时上线。在妻子拍摄的短视频里,牟方成领着群众探寻桐槽村的绿水青山,去山里挖竹笋、采蕨菜、采蘑菇,规划村庄的未来……一个个展现桐槽村原生态的视频展现在市民眼前。
几个月下来,这两个视频号关注量超过3.8万,短视频累计点赞量超过30万次。有了粉丝基础,牟方成觉得直播卖货的时机成熟了。
“当支书不好好搞产业,想当‘网红’?”牟方成将自己的想法和村民一讲,不少村民并不接受。在村民看来,只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销售,才能换回真金白银。
牟方成没有放弃,他拍着胸脯向村民承诺,如果卖不出去,就自掏腰包全部买下,不会让村民吃亏,这番说辞终于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就这样,桐槽村第一届网上“赶集”在牟方成家外面的空坝上举办。
“集市”没有顾客,只有架起的手机正对着村民带来的农产品。有的村民越想越不靠谱,但是起身回家的念头又被牟方成“全买下”的承诺压下。他们最终决定坐下来,看牟方成到底怎么“收场”。
“手机前的粉丝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桐槽村的党支部书记牟方成,在今天的‘网上集市’,我来给大家推荐咱们村的土特产……”首次直播,村民带来的土特产很快销售一空,牟方成当场为村民结清了7000元货款。
一来二去,村民见到直播间真能把手里的土货变成钱,便纷纷把家里的农产品拿到直播间售卖。
桐槽村的“网上集市”直播间人气越来越旺盛,村民也开始默契地每周到直播间“赶集”,“网上集市”还陆续吸引了邻近村镇的村民前来销售土特产。
“这场直播把村民手里的农产品卖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春节期间咱们直播间要多上架些香肠腊肉。”直播结束后,牟方成开始规划桐槽村下一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