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信息 > 正文

重庆云阳:“村晚”好戏连台,背后有苦更有甜

发布日期:2025-01-21 18:02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云阳县巴阳镇永利村曾是“后进村”,近年来随着村集体经济充实和村民增收,村里有了新想法——“村晚”好戏连台,背后有苦更有甜。图为永利村村民正在表演节目。受访者供图

1月19日,年关将近,云阳县巴阳镇永利村谭家坝,150张圆桌整齐排列,热腾腾的饭菜被村民一一端上桌;一侧的舞台上,村民带来的彩带舞、诗朗诵等节目让观众应接不暇,他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永利村第二届“村晚”正在这里举行,这场“村晚”没有明星,只有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讲述着永利村天翻地覆的变化。

“村晚”中的产业路

“后进村的名字,我们听了许多年,但今天,你看!永利村修通了产业路,村民有了‘摇钱树’!”舞台上,永利村的村民齐声朗诵诗歌《永利人》。

永利村位于云阳县西部,过去因交通不便,村里发展的李子等产品运不出去,收入挣不回来,村里的账本时常透着“窟窿”,成了当地出了名的“后进村”。

没有集体收入,永利村能用于公共事务的资金就更加捉襟见肘,直到2018年村子还只有一条土路。

也就是在这一年,眼看着邻近的几个村将土路硬化后卖水果挣了钱,但又苦于没有资金和项目支持,村党支部书记万丹和村干部只好向村民“化缘”。他们一边为村民算经济账,一边协调解决修路占用村民果园的补偿问题。

越来越多村民达成共识后,村里众筹到的修路资金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村民还自发组成了施工队,投工投劳。众志成城,最终永利村仅用了一年时间,就修通了两条共6.7公里的水泥公路,次年村民又自发二次筹款将将产业路延长到11公里。

新公路修通后,永利村的柑橘和枇杷当年就增收38万多元,让村民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于是我们在构思‘村晚’节目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就把修路的事放进去,便有了这首诗。”万丹说。

成为“百万村”后,村里办起首届“村晚”

公路修通后,永利村账本上收入一栏账目逐渐多了起来:村里招商引进生态养殖场有了分红、建起了村集体劳务公司有了劳务收入、水果直播带货有了销售收入……2020年,永利村的集体收入达到103万元,利润超过33万元,成了当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状元”。

随着村集体收入水涨船高,万丹和驻村第一书记王新有了办一场“村晚”、让更多村民看到家乡变化的想法。

办一台“村晚”并不容易,万丹和王新需要面对千般问题,“谁来表演节目?要不要吃团年饭?村集体分红如何发放?”……千头万绪中,村民和村干部有一点达成了共识——“村民要自己讲好家乡的故事”: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分红环节村集体拿出14.3万元结余为每位村民发放50元现金、最后的重头戏团年饭要摆上120桌坝坝宴……

去年春节前夕,办“村晚”成了永利村全体村民的头等大事。村民袁金菊平日在村里的电商物流点帮村民寄送水果,一听说要办“村晚”,她便约上村民组织了一支村民腰鼓队,加班加点开始排练。

“村民踊跃参加,村里的养殖大户、返乡学生也主动报名,‘村晚’的节目顺势敲定。” 万丹说,各村民小组还推选出志愿者提供帮厨、桌椅板凳,去年春节前,永利村第一届“村晚”就这样办了起来……

“村晚”还要继续办下去

一转眼到了2025年初,永利村村民又紧锣密鼓开始筹备第二届“村晚”,并将日子选在了1月19日。

这天一早,永利村9个村民小组80余位志愿者便在谭家坝忙开了,院坝外,大家用砖头搭成临时的灶台,砍柴、烧柴,动作麻利;洗菜、拌菜,井然有序。院坝内,150张村民自家的桌椅整齐摆开,等待着辛苦劳作、远道而来的邻里乡亲坐席。

上午8时,距离“村晚”演出还有3个小时,袁金菊等“民星”紧张地组织村民进行着最后一次歌舞排练。

▲永利村第二届“村晚”现场,150张席位组成“千人坝坝宴”。 受访者供图

“开席喽!”上午11点,伴随着厨师的一声吆喝,独具乡村特色的菜品陆续被端上餐桌,鲜香嫩爽的家常鱼、肥而不腻的回锅肉……在“千人坝坝宴”上,村民们大快朵颐。

一侧的“村晚”舞台上,见义勇为奖、尊老抚幼典范等村民代表一一上台接受表彰,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腰鼓舞、花球舞、歌曲等节目轮番上演;台下2000余名村民逐一签字、按手印、领取价值50余元的米、油实物分红。

“我骄傲,我是永利人!”

“我自豪,我是永利人!”

……

在节目《永利人》的诗歌朗诵声中,万丹上台致辞:“明年,永利村‘村晚’还要继续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