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后的李湾,实现了“田”与“院”的完美邂逅。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新春时节,阳光普照,大年初二上午,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农民画室人头攒动。回乡过年的村民望着墙上的一幅幅画作,有人惊讶有人赞叹:“磨子乡山高坡陡,怎么可能有工业园哦!”“以前怎么没发现磨子湖这么漂亮!”
磨子乡是忠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也是全市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光祥告诉记者,2021年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联系帮扶磨子乡后,启动实施了“磨子土家画乡”乡村振兴项目,培养的农民画工画出了乡村振兴新变化。
百闻不如一见,刘光祥带领记者实地走访,一探究竟。
磨子湖“浇灌”出产业园
来到磨子湖,湖面游船摇曳,湖岸跑步的、散步的人来来往往,叫卖声、音乐声不绝于耳。
磨子湖三面环山,面积435亩,湖周边住有50多户村民,过去因为没有专门的管网,生活用水、禽畜污水时常流进湖里,影响水质。
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当地先后建成生态景观、环湖漫步道路、环湖产业路、管网、公厕、路灯等基础设施。磨子乡党委书记卢东海介绍,这里成了村民休闲锻炼场所,还引来了社会资本投资。
磨子乡距离忠州城区不到20分钟车程,磨子湖改造升级后,企业老板吴新华投资100余万元打造水上游乐项目。去年12月7日,“山水磨子”开湖开湾暨首届中国重庆(忠县)和美乡村健康跑(村跑)活动在这里举行。
“水上游乐项目只是文旅融合第一步。”乡长周相阳介绍,磨子乡打造集农业产业、水上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磨子湖产业园,因地制宜发展了果蔬大棚、高粱、大豆、生态养殖等产业项目;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稻渔共生等生态项目。
去年,磨子湖产业园还引进发展精品南瓜、秋葵、竹荪、大闸蟹、对虾等高效农业项目7个,3000余亩柑橘果园喜获丰收。
李湾“蝶变”宜居又宜业
“新年好啊,欢迎来我们李湾作客。”离开磨子湖,刘光祥与记者走进竹山村李湾,78岁的刘龙德将我们引到门前看新贴的对联——宜居宜业新家园,富裕富足新农村。
李湾是一座典型的土家院落,共有37栋民居,还有一棵树径2米、树龄达200多年的皂角树,格外引人注目。此前,因为青壮年外出打拼,民居凋敝、杂草丛生。
2022年,在重庆市“三师”服务下乡团队的帮助下,李湾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对原有民居进行乡村旅游肌理梳理、基础设施提升、农房立面改造、景观节点改造等,实现了“田”与“院”的完美邂逅。
“院落变漂亮了,民风变文明了。”刘光祥说,乡里引导建立了干部联系“院落长”制度,完善了李湾院落院规民约,为家家户户提炼、张贴家风家训。环境好了、院落和谐了,民宿、茶馆、蜡染作坊等也相继落户。
去年,“李湾新土家文化聚落”已完成一期工程,先后植入民俗、文化体验、土家坝坝茶等多种业态,开始对外迎客。
随着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巴蜀美丽庭院等项目的实施,竹山村成功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清廉重庆建设标杆单位”,小李村获“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堰口村被命名为“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白河村被评为重庆市“5个100示范性团组织”,磨子乡获评“2023重庆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
一个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让磨子乡更美丽更宜居。
山乡“落地”工业园区
沿着新修的磨子场绕场路,走完4.7公里长的振兴大道,就进入了忠县工业园区,一块“重庆忠县磨子产业园”的牌子格外醒目。
磨子乡副乡长万海波告诉记者,随着全乡种养业逐步壮大,磨子乡提前启用了纳入忠县工业园区规划的园区用地,建设磨子产业园,首期打造300亩消费品加工产业园,立足“产加销”全产业链招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由此形成订单农业,带动磨子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引进2个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落地,将带动辣椒、大豆、食用菌、柑橘等种植。
走进园区,忠县农特产品综合加工项目厂房主体已建设完工。该项目占地35亩,是磨子产业园的第一个项目,由重庆磨珍源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2亿元,主要加工调料类、干货类、鲜果类、预制菜等。据悉,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建成投产。
现在,磨子产业园正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同时推进以商招商、乡情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更多的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落户就能投产。
去年,磨子乡招商引资资金同比增长47.2%,创造了2天签约项目、半月开工的“磨子速度”,推进了磨子与工业园区的融合;全年新发展民营企业26家,工业增加值增速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