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信息 > 正文

重庆巫山:“一村一品”带出“五小经济”500余户

发布日期:2024-01-27 10:13 来源:重庆日报

7.png

巫山县官渡镇新阳村康乐园采摘基地,游客在采摘草莓。通讯员 曾露 摄/视觉重庆

1月24日,巫山县官渡镇雨雪纷飞,地处官渡镇新阳村的康乐园采摘基地大棚里却温暖如春。

大棚里的圣女果、草莓长势喜人、清香扑鼻,不少游客穿梭其间,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果实,体验采摘的乐趣。“我们的果子使用的是牛羊粪等农家肥,让大家放心吃。”康乐园主人杨康飞正忙着招呼游客。

“康乐园不仅合理利用了荒坡地,还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旅游发展。”官渡镇党委书记徐培涛告诉记者,两年前,杨康飞返乡创业打造了康乐园采摘基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如今,全镇逐步发展起小果园、小菜园、小养殖园、小水产园、小加工等‘五小经济’500余户,走出了一条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特色种植

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产业

离开康乐园,记者一行来到官渡镇庙坪村羊肚菌种植基地。

大棚里,负责人刘朝荣正小心翼翼地查看覆膜下的菌丝长势,“没有受最近寒潮天气的影响,整体长势不错,过不了多久,羊肚菌就能破土而出。”

“去年,我用‘冬闲田’试种了20个大棚共8亩的羊肚菌,每亩产量约700斤,效益不错。今年适当扩大了种植规模,预计能收入40万元左右。”刘朝荣介绍,羊肚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比普通农作物收益高很多。

此外,羊肚菌的种植、采收季节刚好与农忙时节错开,既能提升土壤肥力,又能让“冬闲田”向“增收田”转变,同时还能吸引部分村民到基地打工,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目前,刘朝荣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已聘请了周边10余名村民务工,每年每人可增收5000元左右。

“除了羊肚菌,我们还在水库村、雷坪村、尚家村、杨坝村等地发展辣椒、花椒、莲白、中药材等小种植园。”徐培涛介绍,如今,官渡镇几乎每个村社都有一个或多个小种植园,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种植产业。

规模养殖

发展“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经济

“粗饲料要和精饲料配合饲养,才能给牛供给全面的营养。”中午时分,当阳村邓哥肉牛养殖场里,邓林龙一边和记者一行打着招呼,一边忙着给肉牛投喂饲料,牛栏里养了近两百头肉牛。

两年前,返乡创业的邓龙林经过多方考察后,决定投资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过年前是肉牛销售价格最高的时候,目前已经出栏了90头,收入35万元左右。”2023年,为了拓宽肉牛销售渠道,邓林龙在巫山县城开设了辉尔鲜牛肉店,“肉牛的市场效益不错,我计划在做好沼液还田、保护好周边环境的同时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殖肉牛。”

肉牛养殖场规模逐步扩大,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岁数上去了,外出打工很难找到活路。在肉牛养殖场一个月挣3000元,包吃包住,还能照顾家里。”年近六旬的童兆华一边忙着清理牛舍,一边和记者闲聊着,“像我一样长期在养殖场务工的有7个人,忙的时候还有一些村民来打零工。”

山路蜿蜒、车行缓缓,徐培涛一路畅聊,“近年来,官渡镇通过打造全镇生猪产业带、山羊产业片、肉牛产业线以及土鸡产业链等,已建成养猪场130个、养羊场26个、养牛场9个,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循环经济,发展‘畜—沼—果’‘畜—沼—菜’等立体综合农业产业。”

农旅融合

打造水产养殖“吃住购游”一体化农旅融合产业

“马上要过年了,忙得很。”午后,雨雪暂歇,官渡河畔,官渡镇桐元村一社村民李向平正忙着在鱼塘里捕鱼发货,老远看见徐培涛带着记者走来,扯起嗓子打了个招呼。

“你忙你的,我们先在鱼塘边转转。”和李向平打过招呼后,徐培涛转头就给记者作起了介绍,“官渡河的水质好,养的鱼肉质特别鲜美,市场上供不应求。”

“前几年屋头穷,房子都是半租半借住别人的。”稍微闲下来,李向平聊起了他的创业路。

怎么才能增收致富?他想到了水质优良的官渡河,“水好,养鱼肯定不差!”

李向平东挪西借筹了10余万元,引来官渡河水在家门口建起了鱼塘,“现在一天最多时能卖上千斤鱼,家里也建了新房子,生活越来越好了。”

生活向好,李向平还想带着周边村民一起过好日子。

“今年我要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有意愿的村民一起发展水产养殖。”李向平的发展计划,包括丰富养殖种类、发展垂钓农家乐等,将依托水产养殖打造“吃住购游”一体化农旅融合产业。

品牌经营

推动白酒“小加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喝一口母猪洞河水,甘甜可口;干一碗官渡白酒,醇厚无比。”车至官渡镇水平村,村党支部书记张进谈笑间把记者一行带到了村里的酒厂,一股醇厚的酒香味扑鼻而至。

水平村境内的雷坪龙洞河、母猪洞河两条河流水质优良,自古是当地人酿造白酒的水源地。

“我们村山多地少,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张进介绍,几年前,水平村统筹上级部门5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65万元,利用境内的优质水源,建成了官渡镇水平村酒厂,“目前厂内还有5万余斤白酒,预计春节前将全部售完,销售收入将超过50万元。”

依托酒厂,水平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加至32万元,村民也增加了进厂务工和村集体经济分红两条增收渠道。水平村村民鲁作兵已在酒厂工作两年多,月收入6000多元。他接了小杯白酒、抿上一口,“好喝,跟现在的生活一样甜滋滋的……”

“依托悠久的酿酒传统和优质水源,全镇已有40余家酿酒厂或加工小作坊。”徐培涛介绍,近年来,官渡镇党委政府持续在推动当地白酒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官渡白酒已远销北京、广东、四川、湖北等地,销量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