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镇油菜种植基地。开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翻地、挖坑、栽苗、浇水……立冬刚过,重庆开州高桥镇就掀起油菜移栽高潮。
“我们雇佣了50多名村民移栽油菜,预计本月中旬完成移栽任务。”高桥镇双胜村党支部书记吴邦万介绍,全村今年种植油菜200多亩,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
近年来,双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建起了菜籽油加工坊。今年,村集体收获菜籽2万多斤,加工菜籽油8000多斤,收入10多万元;代加工菜籽油20多万斤,收取加工费8万多元。
双胜村发展油菜产业浇开的“致富花”,极大地吊起了高桥镇村民种植油菜的“胃口”。从10月下旬开始,永和村油菜种植大户谢德平开着他的耕种施肥一体机,仅用10多天便播种油菜50亩。“利用稻田种油菜,既提高了土地的复种率,又增加了秸秆还田带来的肥力,有利于提高单产、减少病虫害。”谢德平说,这是一举多得。
在高桥镇,像谢德平这样的油菜种植大户有10多户,这得益于该镇最大限度提高村民积极性,做好油菜扩种、促农增收的大文章。
今年,高桥镇成立冬季油菜扩种工作小组和工作专班,压实责任,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增强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紧迫感。镇里鼓励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油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争取70余万元项目资金,扩建双胜村菜籽油加工坊,开发菜籽油、菜籽粕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油菜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油菜浑身都是宝,既是油料作物,也是观光、饲料、蔬菜、蜜源、养地作物。油菜花期长、颜色艳、香味浓,能提高农业产业的旅游观光效益。
如何向游客端上春天的“金色盛宴”?高桥镇克服耕地总量少、土质瘠薄、地块零散的短板,以“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大户+散户”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对于“鸡窝地”“簸箕田”,采用传统农具种植耕作,做到应种尽种。对于大块田地,则推广机械化耕作,提升种植效益。“我们还加强了对油菜种植的科技投入,今年重点推广了新宇油13号、庆油8号等高产优质品种。”高桥镇农技干部谭红伟说。
高桥镇着力在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上下功夫,按照“成片、成带、成景”的发展规划,实现养蜂业、餐饮业、乡村旅游观光业、绿肥产业、菜籽油精深加工业等多点开花、融合发展,千方百计拓展油菜产业发展空间,拉长产业增收致富账单。
“移栽油菜是个轻松活儿,一天收入80元。”双胜村村民吴明翠常年从事油菜移栽、除草、收割等农活,每年务工收入5000多元。“这些钱够一年的柴米油盐花销,家庭也照顾到了。”
政府力推,村民愿种。在双向奔赴过程中,今年高桥镇的油菜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比去年增长20%。其中,种植大户共种植700余亩,比去年增长10%;集体经济组织种植400余亩,比去年增长20%。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油菜种植技术指导,为油菜扩种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服务,确保村民增收、产业增效、乡村增色。”高桥镇镇长谭小祥表示,油菜农旅结合是加快农村发展、农业转型、促进村民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