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信息 > 正文

乡村振兴周刊|小山村惊艳大世界,荆竹村何以“出圈”

发布日期:2023-01-27 12:23 来源:重庆日报

天色澄澈,山风悠长。

走进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农家小院炊烟袅袅,精品民宿鳞次栉比,乡村茶馆还原乡愁,时尚书屋墨香萦绕,蜡染、竹编等非遗项目潮流气拉满,木叶吹奏的山歌不时飘扬入耳……让每一位心怀田园的人痴醉。

地处武陵山区(曾经的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腹地的荆竹村,为何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脱胎换骨,惊艳世界?

惊喜——

小山村“出圈”大世界

▲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特色民宿与田园山景融为一体,让游人享受静谧安宁的诗意生活。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月14日,走进荆竹村,白墙黛瓦的小楼掩映在山岗林荫中,道路宽敞整洁,村民家家户户挂着红灯笼、贴着红对联……喜庆的年味迎面扑来。

“一头猪怕是不够吃哟!来,再杀一头。”54岁村民余乾隆招呼着叔伯兄弟,忙得脚不沾地。这个新春佳节,余乾隆接到的订单明显增多,当天便有一个12人的旅游团前来就餐,他在准备刨猪汤。“我们村刚获得了一个世界级的奖项,游客想来一睹风采,这个奖分量挺重,全世界的村得到的都不多。”

同行的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定波进一步道出了这个奖的分量: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是一个旨在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有利于经济发展、国际间相互了解、和平与繁荣的组织。2021年,该组织在全球范围启动了“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旨在通过旅游促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22年,全球57个国家的136个乡村参加“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最终32个乡村入选,中国重庆荆竹村和广西大寨村位居其中。

该评选注重两大指标,即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荆竹村提交给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申请表上,记者看见:荆竹村面积3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5%,全村共565户2084人。村内拥有林海、高山草甸、天坑、峡谷等多种类型自然资源,坚持按照“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依托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引进归原小镇等新型田园艺术农业,组建“乡村酒店联盟”,以生态文明体系发展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约50余万人次,成为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

“加上此前入选的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我国目前仅有4个乡村获此殊荣!”秦定波说。

秘诀——

以现代创意活化传统乡愁

▲1月13日,荆竹村村晚现场,节目充满浓郁地域风情,台上台下互动,气氛喜庆热闹。

荆竹村是如何跻身旅游“塔尖”的?

荆竹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块破碎、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荆竹是个山旮旯,红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上大米饭,除非媳妇生娃娃”“有女莫嫁高山郎,贫穷难行愁断肠”等顺口溜,生动地展现了当地发展之困。

几十年来,村民种植“三大坨”(土豆、玉米、红薯),几乎“户户都贫困,家家无余粮”。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村民开始种植烤烟,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种烤烟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得看天吃饭,一旦天气不好,产量就会大打折扣,收入也得不到保障。

2012年,是荆竹村发展的起步之年。当年,当地政府把村里的土路改造成了沥清路,改变了村里“晴通雨阻”的窘境。土壤专家、市级科技特派员胡蕾进驻该村,“这里是高山环境,空气好、无污染,如果选择到适宜品种,种出来的农产品品质肯定上乘。”如今,已是寻梦园水果种植基地负责人的胡蕾介绍,她流转了100亩土地,带动村民发展高山水果,经多年试种栽培筛选,蓝莓、葡萄、李子、樱桃、梨、桃等多种水果种植成功。

在她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武隆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乡村采摘、农事体验等农旅融合方式,打造了山地特色果蔬采摘基地约3000亩,增收效果明显。

时间来到2015年,一个名叫范鲁峰的企业家闯进了这个隐藏在大山中的村庄。

因为偏僻,这里珍藏着原始的自然风光——森林、草场、天坑、峡谷、山峦、峭壁,四季风景变幻、美好生生不息。看着远山与晚霞相映,飞鸟散入深林;老农荷锄而归,孩童光着脚丫跑过田坎……范鲁峰想要“为城市人打造一个田园梦”。

经过策划,归原小镇项目随之在荆竹村落地。该项目采取“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全新融合模式进行开发——

一方面,保留根植于独特地理文化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特色。如,保留了原有的小天坑,减少人为干预,延续其天然性,使其峭壁和松林坡以原始形态生长,让天坑成了一个大自然造出的天然剧场和攀岩场。

另一方面,引入现代创意再造公共文化空间。民宿改造保留了原建筑石墙、灰瓦、木窗等元素,在旁边新建以夯土、玻璃、钢构为材料的现代空间,让当代设计融于古村落,形成新与旧的碰撞,既保护了原有的文化价值与乡土温情,又满足了现实生活需求。

如今,荆竹村每年吸引约50余万人次打卡,“以现代创意活化传统乡愁”是一大成功秘诀。

升级——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为提升游客体验感,荆竹村有各种民俗、非遗表演,图为小朋友在体验皮影戏。本版图片由通讯员代娟摄/视觉重庆

“单个项目唱‘独角戏’是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开业火三天’的通病。”荆竹村所属的武隆区仙女山街道办事处主任李鹏程直言。

在他看来,荆竹村乡村旅游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与武隆旅游大环境密不可分。

1994年5月1日,芙蓉洞正式对外开放,拉开武隆旅游的序幕,之后相继开发仙女山、芙蓉江、天生三桥、龙水峡等景区,从默默无闻逐渐成为“重庆著名”。

2007年,武隆喀斯特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成功,掀起了武隆旅游“二次创业”,武隆成为全市旅游业的“排头兵”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

2022年,武隆作出了强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以打造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等六大产业链为抓手,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荆竹村乡村旅游大发展,恰好处于武隆旅游‘二次创业’‘三次创业’期,充分共享了发展红利。”李鹏程称,尤其是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成功打造,夏季高峰时每天有30万人在山上避暑,为跟度假区错位发展的荆竹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荆竹村,乡村旅游从起步开始就注重“大合唱”,坚持按照“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立非遗文化传习所,融入民俗、非遗、乡村艺术、农耕和塘路(驿站)文化,举办皮影戏表演、蜡染、竹编等活动,提升游客体验感。

在民宿方面,成立了“乡宿联盟”,抱团发展,共谋未来。

村里还保护修葺古代商道驿站,打造成“荆竹古道”;以“乡村图书馆+乡村展示馆+乡村社交地+文化艺术基地+网红打卡点”的方式,建设“无有图书馆”,形成村民和游客的文化共享空间等。

“目前,荆竹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人均收入21392元,本地村民在村里旅游从业人员中比例超过50%。”荆竹村党支部书记谌菊介绍。

产业兴了,人气聚了,财气升了,村民笑了。81岁的冉茂书本是一位篾匠,现在成了武隆区级竹编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游客很喜欢我编的东西,每天的活路都做不完。”

网络达人“归云无踪”2018年到武隆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他说:“荆竹村既有原生态,又有文艺范,非常适合产出具有网络传播力的作品。”

村民李成凤把以前售价不高的农特产品重新设计包装,做成了“小而美”的伴手礼包,并打造了“武隆山礼”原创品牌,成为了“网红”产品。

武隆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谋划旅游研学、户外体验、农旅观光、亲子研学等创新旅居模式,让荆竹村的乡村生活更加吸引人。

记者手记

发展乡村旅游需释放“五大驱动力”

走进巴山渝水广袤乡村,各个区县都在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这些示范点大致可分为游览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民俗文化型、休闲度假型、健康疗养型,开发区域一般集中在环城游憩带、景区辐射区域、资源稀缺型区域(高山避暑地、民俗风情区等)、产业聚集型区域(农旅、文旅等融合)等地。不过,产品单一、形式雷同、季节局限强等因素,是制约不少示范点高质量发展的“通病”。

本次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文化保护”“可持续”是重要的评判标准。那么,如何因地制宜,传承保护在地文化并进行旅游提炼和表达,把乡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可持续的诗意栖居地?

在记者看来,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释放形象驱动、生活驱动、六产驱动、人群驱动、特殊资源驱动五大驱动力,按照“一村一品”进行风貌型乡村群的形象提升、普通乡村的色彩设计提升等,再现传统风情体验、做强康养功能体验、做精乡土美食体验、举办创意活动、进行艺术植入等。

形象驱动力,要有独一无二的“美”、可拍摄的“纯粹”,对游客有异地感的吸引力。

生活驱动力,在项目打造中注重亲民性、参与性、在地性、生态性、功能性,并让项目融入环境、融入游客、融入村民生活,切实让乡村生活成为核心吸引力。

六产驱动力,通过跨界融合,即农作物种植(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乡村旅游(第三产业),进行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综合价值,提高农民的收入。

人群驱动力,充分吸引艺术人群、科创人群、户外运动人群等“下乡”,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特殊资源驱动力,即利用乡村的名人、名产、生态等特殊资源,做好品牌、做好服务等,为美好生活提供一切可能性,进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发展乡村旅游不是卖资源,而是实现供需对接,通过释放五大驱动力来创造需求,越有需求就越会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