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黑龙江省龙江县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提升。为应对干旱气候的不利影响,龙江县按照“集、蓄、保、用”的原则,通过浅埋滴灌、蓄水保墒、水肥一体化、测墒灌溉等旱作节水技术,合理使用保水剂、水溶肥等新产品,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本文介绍了玉米播种、水分管理、苗期管理的抗旱技术要点,以期降低干旱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玉米种植效益。
一、抗旱播种技术
1.保墒。龙江县早春大力推广耙耱划锄镇压,去除枯叶,弥合裂缝,消除坷垃,提温保墒。在此基础上,可建立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网,利用自动墒情监测站和人工监测点开展墒情监测,发布墒情信息,指导农户适墒播种,一次性播种拿全苗,强化农业旱涝灾害防范。
2.覆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用秋天整地,春天直接播种,不跑墒,解决了龙江县的春旱问题。操作时,免耕机装着水箱,将玉米种子和水同时下地,之后马上镇压、保水,玉米播种的同时完成滴灌带铺设,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在玉米苗4~5片真叶时,在垄沟、垅帮旋耕,这样,可最大限度储存雨季的雨水,很好地达到了抗旱、保墒、高产、增效的目的,减少了整地成本支出。
3.免耕机抗旱坐水播种。“有墒无墒一碗水,有雨无雨拿全苗。”龙江县玉米种植采用坐水种植技术,其结构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摆脱了对降雨和墒情的绝对依赖,机动灵活、不受地形限制,能利用各种水源。应先刨坑浇水,待水渗下后再投种,然后覆土4~5厘米厚,轻踩,防止因透风露气而影响出苗。与免耕机配套使用时,需等行距种植,株距为30厘米,行距为50厘米,种植密度4400株/亩,大大提高了播种质量,达到了苗齐、苗壮的效果。
二、水分高效利用技术
1.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方式播种,其宽行行间距90厘米左右,窄行行间距50厘米左右。因提高了地温,可提前4~5天播种,出苗后及时人工放苗,增加了行间玉米通透性,促进玉米苗株数成活率,较常规栽培可多种植1000株/亩,株间距为22~24厘米,栽后保苗数量可达到4000~4600株/亩;玉米膜下滴灌的应用,也减少了水分蒸发,将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对玉米田进行系统供水、供肥,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养分均匀、定时、定量供给。此外,结合垄上机械开沟滤大水精量点播,种植密度为小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播深3厘米,可保苗4500~5000株/亩。
地膜有很好的保温效果,与未覆膜地块相比,温度可高出6℃左右。土壤含水量也高于未覆膜地块,很好地保障玉米幼苗成活率。
2.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该技术将玉米大小垄种植技术与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在不覆膜的前提下,将滴灌带埋设于小垄中间,深度在3~5厘米,利用输水管道实现水肥一体化,推广使用该技术,玉米出苗率可高达95%以上,平均亩产805.7千克,增产21.4%~36.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
三、苗期田间科学管理
龙江县气温偏低,玉米生育期会因为气候因素有所延迟,为此,应加强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1.补苗定苗。为保障群体数量,应及时补苗定苗,适时间苗,在4~5片真叶时定苗,晚播种的地块及时补苗,结合品种特性和生产需求留足苗数定苗,缺苗处留双株。
2.中耕。拔节前后中耕,此时地温已达到8~10℃,玉米苗高8~15厘米,根据“苗旁浅、行间深”的原则,进行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也可开展开沟培土起垄作业,起到促苗作用
3.蹲苗。玉米苗期水分需求量小,而适度的干旱条件更利于蹲苗。干旱严重地块,可采用苗侧机械开沟注水的方式。
4.施用保水剂、水溶肥。结合当地气温情况,做好化控增湿,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以此增加玉米抗旱性,配合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过磷酸钙浸出液连续多次喷雾,增强玉米穗部水分,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减轻农田土壤水分蒸发渗漏,确保玉米叶片水分、养分充足。
①施用量。春季平播时,抗旱保水剂的施用量为:玉米旱地施用18~19.5千克/公顷、水浇地15千克/公顷;在秋整地施肥时,或施肥后旋耕播种,或起垄播种时,用量为春季的1.5倍。
②施用方法。将抗旱保水剂与所用底肥搅拌混匀(现用现混,为避免出现吸胀现象,不宜长期存放),首次灌溉时水量应充足,后续灌溉时可减少灌溉次数和频率。此法不适用于涝洼地。
5.追肥。播种时未施用种肥的地块,可结合中耕追施尿素15千克/亩左右;播种时已施种肥的地块,对弱苗施“偏肥”;播期滞后的玉米苗,采用“促前、控后”的施肥原则,早追肥或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乙烯利、玉米健壮素、丰产素、喷施宝)、叶面肥(高纯磷酸二氢钾、液态氮肥绿风速)等。
6.病虫草害的防控。
①草害。草害是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常见的草害有稗草、狗尾草、马齿苋、灰灰菜、鸭跖草等。若苗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可在玉米2~5叶期喷洒酰胺类或三氮苯类除草剂,但不能在高温、大风天气施用。随着除草剂的大量应用,要积极解决玉米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市场上常见的三氮苯类(莠去津)、酰胺类(乙草胺、硝磺草酮)、磺酰脲类(烟嘧磺隆)等除草剂品种,连续使用3~5年就容易产生抗性,为丰富苗前除草剂产品结构,可选择防效突出,具有混配性的除草剂品种,如苯唑草酮、氨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噻酮磺隆、氟噻草胺等。
②虫害。玉米2~5叶期要做好黏虫防治。黏虫属于迁飞性害虫,爆发时,容易造成缺苗断垄,可用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灭幼脲1号、灭幼脲2号或灭幼脲3号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③病害。玉米苗期容易出现玉米丝黑穗病,发病后,玉米雄花无法形成雄穗,受害果穗为一包黑粉状的丝状物,在5~8叶期、大喇叭口期用25%剂量的粉锈宁进行防治,此外,通过地膜覆盖技术,也能很好地防治。苗破膜后,应及时放苗,促进出苗;或在幼苗1~2叶1心期,扒开苗埯周围的土,将幼苗地下茎置于阳光下曝晒,两周后复原土,这样也能减少病害的发生。或亩叶面喷施40%乙烯利水剂10~20毫升,能促进根系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