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中敖镇观寺村,隆元友和妻子谢世英正在放养黑山羊。(本报资料图片)通讯员 瞿波 摄\视觉重庆
开栏语
10月22日,全国畜牧渔业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指出,畜牧渔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直接关系老百姓“菜篮子”,关系农牧渔民增收致富,也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重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了一块块高品质的“金字招牌”。尤其是在畜牧渔业上,我市聚焦现代种业,大力保护农业“芯片”,在研发和创新上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亮点。
本报今起推出“‘畜’势待发——重庆畜牧产业系列报道”,聚焦我市在大足黑山羊、荣昌猪、生物制剂和动物疫苗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敬请关注。
10月13日,全国畜牧业标准化委员会羊业及特色畜产业标准化工作组组织专家,在北京对大足区联合西南大学和市畜牧技术总站起草的农业行业标准《大足黑山羊》进行了审查,最终一致同意获得通过。
而就在两个月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第一批)名单,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赫然在列,成为我市唯一的山羊类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场。
这一切,都令从事大足黑山羊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员及普通农户备感振奋。畜牧养殖专家、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负责人黄德利说:“经过10余年来的品种保护与产业发展,大足黑山羊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现在来找我们买种羊的人几乎天天都有!”
从2003年至今,由于一直坚持品种保护与扩群增效,大足黑山羊的群体已从4000余只增加到18.5万只,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近两年,大足黑山羊产业还延伸到食品加工、餐饮等领域,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已然形成。
保种选育 打响良种“保卫战”
10月23日,经过层层防疫消毒,重庆日报记者走进位于大足区石马镇的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厂区内按照不同群体、生长阶段等,将黑山羊进行分舍饲养,设置了妊娠舍、哺乳舍、公羊舍等圈舍。
记者看到,在一个公羊圈舍,羊群正悠闲地在温度适宜的圈舍内活动,每只羊的耳朵上都带着一个黄色的耳标。“这是它们的‘身份证’,记录着各自的血缘关系以及各生长阶段的指标数据,是大足黑山羊品种保护选育的关键措施之一。”黄德利介绍说。
时间回到2003年春,时任西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的张家骅教授来到大足,开展原农业部关于西南地区山羊养殖项目的实地考察,期间发现了大足黑山羊品种,后经普查,发现了该品种具有多胎性能明显的优秀遗传特性,每胎普遍能产仔3只,多的甚至可达6只。
但那时,已有部分村民开始引进其它品种进行无序杂交,而这对于本就数量不多的大足黑山羊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紧接着,一场大足黑山羊的品种保卫战打响。
划保种区、建保种场、构建三级保种繁育体系、编制大足黑山羊等级评定标准……保种选育工作成为大足黑山羊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如今,通过保种选育,该区大足黑山羊种羊数量已达到5.5万只。大足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还将通过新品系培育、保种场建设等措施,使种羊数量在2025年达到10万只。
扩群增效 放大产业效益
转眼又快到年底,一年一度的大足区黑山羊节又即将到来。黑山羊节也被当地人笑称为山羊“选美”的赛羊会。对于即将到来的赛养会,铁山镇麒麟村的唐仁宣期待不已——去年她养的羊被评为“羊后”,获得了1万元的奖金;今年,她希望能再次站上领奖台。
唐仁宣养羊是从2016年开始的,因为她听说黑山羊卖得起价钱,而此前在她的印象里,村民养羊多是出于传统习惯,养殖户不多,量也不算大。
“只做保种,大足黑山羊的群体注定难以做大,效益无法提高,保种的意义就无从谈起。”黄德利说,借助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以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当地出台了“借羊还羊”的养殖优惠政策,即农户可向保种场免费借羊,母羊生产后悉数归还即可,免去了农户的资金负担,养殖规模得以迅速扩大。
为了指导农户科学养殖,近年来,大足当地畜牧系统的农技人员、保种场的技术人员以及张家骅教授的专家团队,时常深入各乡镇开展技术指导。
养黑山羊效益到底如何?唐仁宣算了一笔账:铁山镇处于浅丘地区可放牧养殖,如果羊群不生病,几乎没有成本支出,按一只羊80斤计算,每只羊可卖近2000元。
黄德利表示,目前按照不同地区的养殖条件,当地形成了放牧式、半牧半饲式、圈舍式三种养殖模式,后两种每只羊的纯收益分别为1200元和800元左右。
政府引导加产业效益吸引,如今,大足黑山羊养殖已覆盖大足所有乡镇。今年,大足还出台《大足黑山羊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联合四川的川东黑山羊,打造成渝沿线200万只黑山羊产业带,把大足建成“中国南方黑山羊产业带核心示范区”。
延伸发展 构建全产业链
近年来,在龙头企业腾达牧业公司(以下简称腾达公司)的带领下,大足黑山羊已跳出传统单一养殖,向食品加工、餐饮等二三产业延伸。
去年底,腾达公司打造的大足黑山羊餐饮旗舰店正式开业;上个月,该公司牵头建设的年屠宰量20万只的屠宰生产线正式投产;本月,腾达公司与西南大学食品加工学院合作研发的红烧羊肉熟食产品已加工出第一批,即将大步迈向市场。
事实上,为延伸黑山羊产业链条,腾达公司2019年就已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建立合作,并于2020年推出自热羊肉米线系列产品4个。“此次我们推出的熟食产品可以更好地与大足石刻旅游业结合,作为伴手礼供游客选择。”黄德利说。
据了解,下一步,腾达公司准备朝两个方向努力:一是通过冷链配送,为冷鲜肉产品上市做准备;二是与西南大学一起攻克羊肉干加工技术,开发国内首个羊肉干即食产品。
除开食品加工方向,大足区在黑山羊全产业链发展方面还有许多规划,比如羊饲料加工。大足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区黑山羊养殖总量要达到30万头,对于饲料的需求势必要增加。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未来大足将牵头组建川渝黑山羊产业联盟,在饲草种植加工、选育选配、疫病防治和产品加工等方面一同开展研发,提高综合效益。
黄德利透露,近两年大足区还将投入3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资金,实施大足黑山羊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改造,在目前的大足黑山羊智慧养殖系统基础上,开发综合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及交易平台等,加快大足黑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记者 栗园园)
(稿件原载于2021年10月25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