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盐碱地面积极大,约为20多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1%左右,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河北、广东、福建等地区。盐碱土因不利于植物生长而很少被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大约有80%左右的盐碱地处于荒废状态。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对盐碱地的改造利用已经成为关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考虑到盐碱地区土壤环境的特殊性,园林植物的选择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耐盐碱的植物,景观效果难免会有一定弱化。盐碱地的土壤大部分为氯盐碱土,盐分来源主要是海相地层沉积、不恰当的农业灌溉及地面沉降产生的局部海水倒灌等。改造盐碱地土壤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盐碱地的改造关乎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经济发展,将来必须要有更多先进的园林栽植和养护技术来支持盐碱地的改造工作。
一、盐碱地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特点
盐碱地因土壤理化性质的特殊性,导致植物难以正常生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盐碱地土壤中可溶性盐浓度较高,使得土壤水势降低,从而使植物根系吸收钾、磷等元素能力较弱,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甚至会导致植物失水死亡。第二,盐碱土壤严重制约幼苗生长,较高浓度的盐含量使得植物种子的胚轴不能正常发育,进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第三,盐碱土壤渗透压较大,降低了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引能力,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水循环无法正常进行,从而造成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形成恶性循环。
二、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
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是对盐碱地进行改造的关键所在,在选择植物时,成活率、园林绿化效果及栽植后的养护费用等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唯有找到适合当地生长的园林植物才能解决以上问题。考虑到盐碱地区土壤环境的特殊性,园林植物的选择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耐盐碱的植物,景观效果难免会有一定弱化。笔者结合盐碱地绿化栽培的应用情况,推荐的耐盐碱植物有:
1.乔木类。法桐、白蜡、香椿、臭椿、毛白杨、国槐、柿树、山楂、皂荚、榆树、垂柳、沙枣、刺槐、火炬树、桧柏、侧柏等。
2.灌木类。紫叶李、榆叶梅、珍珠梅、丁香、西府海棠、木槿、金银木、紫薇、紫荆、红叶小檗、蔷薇、连翘等。
3.藤本类。扶芳藤、凌霄、葡萄、地锦、金银花等。
4.草花类。孔雀草、万寿菊、醉蝶花、美女樱、百日草、虞美人、紫罗兰、鸡冠花等。
5.草坪类。二色补血草、碱茅、中华节缕草、黑麦草、星星草等。
不同盐碱度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耐盐度的植物。含盐量相对较高的土壤适合种植法桐、迎春等树种;含盐量相对较低一些的土壤可以选择天杨、沙枣等树种。当地的土质和水质也是应该着重考虑的因素,比如在高水位盐碱区就要选用耐水的树种。另外,应优先选用已经能够很好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乡土植物,这些乡土植物往往对当地的盐碱土壤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对改善土质中盐碱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盐碱地园林植物养护
植物在定植后要进行科学的养护,否则会引起土壤返盐,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在植物种植后进行科学养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科学浇灌。要依据科学合理的浇灌计划,不盲目浇水,避免浇半截水,更不能频繁灌水。根据“大水压碱、小水引碱”的盐碱地治理经验,大雨后要做好排水工作,小雨后要继续灌水,“小水引碱”说的是小雨会将地表层的盐分溶至根系处,会造成根部细胞脱水死亡,进而导致死苗。小雨后灌水时,一定要一次性浇透,才能避免土壤返盐,保证根系的生长。灌水可以用喷灌和淋灌的方式,不沟灌、大水漫灌,灌溉时间在下午3~4点开始。盛夏时节应在傍晚灌水,次日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水分切断毛管水分蒸发。新栽种的植物3次浇水过后要进行树池的封堰,这样既能保水又能防止返盐返碱。另外,要注意排水与灌水系统必须分开,不能将排水渠的水用来浇灌。
2.定期翻耕。植物栽植过后定期要对土壤进行深度翻耕,翻耕可以把土壤中黏土板结层打碎,使得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增大土壤的孔隙度,从而降低盐碱土的容重,在土壤温度升高而土壤湿度降低的环境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变强,土壤中的养分得到释放,盐碱的淋溶速度变快。尤其是在雨后或者浇灌后,更应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截断土壤毛细管,避免因地面的水迅速蒸发而产生盐分积聚的现象。
3.合理施肥。在盐碱地新栽植植物的养护过程中,必须要施足够多的有机肥料,每年最少施一次,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而且在有机肥腐烂的过程中会产生可以中和碱的酸性物质,为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适宜的酸碱条件,提高植物成活率。可在部分条件允许的盐碱地通过种植绿肥的方式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起到了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温度、水分、通气条件的作用,提高土壤的理化特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条件的话,要适当施用含氮、磷、钾、铁、钙等元素的矿物性化肥,同样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沙土地区因保肥能力差,沙土中的养分易被雨水冲走,因此应在沙土地多次施肥,以改善植物生存条件。根据栽植经验,在施有机肥时,加入适当的砻糠,能够更好地改善土壤条件。
4.加强地面覆盖。利用植物秸秆和种植地被植物进行地面覆盖。使用植物秸秆覆盖,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但需要的材料量大。覆盖芦苇和草,效果难以持久。种植地被植物的方法可以持续发挥覆盖抑盐的作用,应选择生长快,具备耐涝、耐瘠薄、耐盐碱、耐旱和改良土壤等特性,且与杂草竞争能力强的地被植物。用塑料薄膜、秸秆等物覆盖树盘,可有效防止土壤水分散失,抑制土壤返盐,覆草厚度10~20厘米为好。
5.绑扎与支撑。新栽植的植物为了辅助其生长,还应该及时搭建支架,稳固支撑树体。尤其在沿海地区,由于海风较大,栽植树木之后一般都要用三角架来支撑加固,待树木根系恢复后,方可撤除(通常要2~3年)。通常,直径大于3厘米的乔木可在树干上绑扎草绳,并定期在草绳上洒水使其保持湿润,从而达到减弱树皮蒸腾作用的目的,并且每月要对其检查,防止扎绳缠进树皮,影响树木生长。针对绿化苗木,可以对其进行适当修剪,减小风阻以防止倒伏,保证其正常生长。
6.增加排水设施。为了防止积水影响土壤的通透性,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地段建设下水道、浅暗排水沟等,均可及时排走地表的水。对于新开挖的排水沟,最容易被大雨冲刷淤积。应及时开沟排水,解决地下水位高所造成的返盐现象,同时也有利于雨水的淋洗。
7.保持连续养护。盐碱地新栽植物由于当年换土并设置隔盐层,一般当年成活率较高,但往往在栽后第二年开始表现出生长势减弱,生长季叶片萎蔫、枝条干枯,夏季叶片间歇性脱落,因此绝不能栽后疏于管理,要连续重点养护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