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周致富经 > 正文

农业技术 | 绿色食品及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21-06-23 11:20 来源:《农家科技》杂志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为夺取油菜生产丰收,按照绿色食品及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围绕“秋冬发壮,高产保优”技术路线,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1.合理品种布局,积极推广种植优质双低油菜品种。按照以优质、高产、抗病为目标,实现油菜双低化的原则,重点推广中油杂2号、秦油9号、秦油7号、陕油8号、油研7号,搭配种植豫油5号、华油2790和德油8号等品种,示范种植中油杂4号、华杂6号等新品种,彻底淘汰非双低油菜品种。蓉油11号、油研9号、华杂6号、天禾油1号等品种,在办理引种手续后予以推广。平川、丘陵以晚熟高产品种为主,山区以早熟耐寒品种为主。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种植品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

2.合理规划布局,集中连片种植。在油菜种植区内,提倡一村或一乡一品种,集中连片,实行区域化种植。以保证“双低”油菜品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建立“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与非双低油菜或十字花科作物插花种植,隔离范围应保持在1000米左右。合理轮作倒茬,减轻病害发生。

3.因地制宜,适期早播。适期早播是培育壮苗实现油菜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笔者所在的陕西商洛市商南县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高产育苗期为9月上旬至中旬,冬性强的品种及浅山丘陵区在此范围内宜早播,弱冬性品种及平坝区在此范围内可适当迟播,山区可提前到8月底播种,为油菜高产打好基础。

4.选好苗床,培育壮苗。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地势较高的地块做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例以1∶5准备,亩备种0.1~0.15千克。播前一周内耕整苗床2~3次,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硼砂1千克,均匀施入床土上。一叶一心期进行间苗,三叶一心期进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00株左右,移栽前一周每亩用3千克尿素对水泼浇。发现蚜虫、菜青虫为害应及时喷施锐劲特或敌百虫药液进行防治。

通过科学管理育成苗龄30~35天,叶龄6~7片,苗高20~30厘米,根茎粗0.6~0.7厘米,叶柄短、无高脚苗、整齐一致,清秀无病虫害的适龄壮苗。

5.适时早栽,适度稀植。10月5日—15日高产移栽期内适时早栽。移栽前精细整地,开好“三沟”,排除湿害,移栽时做到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减轻植伤和“换衣”,把好移栽质量关。根据不同品种、土壤肥力、移栽迟早等情况具体确定不同的移栽密度。本着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肥地、早播早栽田宜稀,反之宜密,每亩适宜移栽密度6000~8000株。直播每亩留苗10000株左右。

6.平衡施肥。针对油菜生长发育对肥料的需求特点,采取稳氮(亩用纯氮12~13千克)、增磷(亩用五氧化二磷5~6千克)、补钾(亩用氧化钾 5~6千克)、配微(亩施硼肥1.5千克)的平衡配方施肥措施,做到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硼配合。移栽前亩用有机肥1000~15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或碳铵3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氯化钾8千克),硼砂1.5千克。在移栽成活返青后泼浇一次淡尿水提苗,11月下旬亩追施尿素5千克,促进冬前营养体生长,12月底至元月初结合冬灌亩追施尿素8千克做腊肥。油菜蕾薹期亩用磷酸二氢钾、硼砂各100克,尿素20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肥。

7.加强田管,及时培土壅行。苗期田管的主攻目标是早生根长叶、促进冬前生长。大田移栽后及时浇施定根水,促其早活棵,提高成苗率。栽后半月结合追肥进行一次浅中耕,疏松土层,清除杂草;12月中下旬土壤封冻之前再进行一次中耕,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下扎;次年月初结合冬灌追施腊肥。

油菜蕾薹初期重点搞好培土壅行防止后期倒伏,初花期选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菌核病,重病田盛花期再喷一次,终花期及时打拾“三叶”减少病源。结角期蚜虫发生较重时,可选用低毒高效杀虫剂吡虫啉进行防治,安全间隔期应在20天以上。

8.成熟后及时收获,防止混杂霉变。油菜终花后30天左右,当全株2/3角果呈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转现枇杷黄色,种皮变成黑褐色时,可抢晴收获。收获后在院场堆垛4~5天,堆顶加盖防雨层,抢晴摊晒、脱粒,晒干风净入仓。脱粒、晾晒过程中注意防止混杂霉变。